《杂树生花》之:张季珣不降
张季珣不降
《隋纪八》
隋恭帝杨侑义宁元年(公元617年)
密①之克洛口也,箕山府郎将张季珣②固守不下,密以其寡弱,遣人呼之。季珣骂密极口,密怒,遣兵攻之,不能克。时密众数十万在其城下,季珣四面阻绝,所领不过数百人,而执志弥固,誓以必死。久之,粮尽水竭,士卒羸病,季珣抚循之,一无离叛,自三月至于是月,城遂陷③。季珣见密不肯拜,曰:“天子爪牙,何容拜贼!”密犹欲降之,诱谕终不屈,乃杀之④。季珣,祥⑤之子也。
【注释】故事背景:隋炀帝大业末,张季珣为鹰击郎将,其府据箕山为固,与洛口连接。及李密攻陷仓城,遣兵攻之,连年不能克。①李密,见“太宗力挽狂澜”条注。②张季珣,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弟仲琰(读如眼),大业末为上洛令;弟琮,为千牛左右。兄弟俱死国难,满门忠烈,论者贤之。③箕山守城三年,季珣率数百守卒抵御十万大军,堪称中国版的“斯巴达三百勇士”,也仿佛张巡守睢阳。④密壮而释之。翟让从之求金不得,遂杀之,时年二十八。⑤季珣父祥,少为隋文帝所知,其后引为丞相参军事,累迁并州司马。以功受开府,历汝州刺史、灵武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