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
族裔
主条目: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内务府三旗、下五旗包衣、满洲佐领、旗鼓佐领、高丽佐领、回子佐领、番子佐领和俄罗斯佐领
虽然整体上,八旗有满洲、蒙古、汉军三部分之分,但具体而论,八旗中的族属成分要更为复杂。它主要以满洲为核心,以汉、蒙古为主体,辅以高丽、索伦、锡伯、回[注 4]和俄罗斯等族群,甚至还曾一度有安南人加入(废帝黎维祁)[53]。
族源为汉人者主要隶属于汉军八旗,一部分隶属于内务府三旗、下五旗旗鼓佐领下的包衣组织,另有一部分为满洲旗份下的正身旗人[54];
族源为蒙古者主要隶属于蒙古八旗,少部分隶籍于满洲八旗[55],还有极少部分曾在明朝为官者隶属于汉军[56];
族源为高丽者主要隶属于八旗满洲旗分佐领下,其余大部分隶属于内务府高丽佐领下的包衣组织[57][58];索伦、锡伯等主要为天聪、崇德年间以及清兵入关后被编入八旗的新满洲;
族源为回人者[注 4]主要为乾隆年间来京居住的和卓及其部属[59];阿尔巴津人则源自顺治、康熙年间归附清朝的俄罗斯人,清廷将其收编在镶黄旗满洲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俗称“俄罗斯佐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