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时钟塔见闻录
时钟塔见闻录
进入时钟塔近一年。在学业上并无精进,反而愈发迷茫。现在已是五月,再过几月就有魔术师新生入学。写一些见闻录让新生能尽快的理解如今的魔法学界的氛围,又能让社交媒体上对我们这些带有神秘气息的魔法师有兴趣的,抱有猎奇心理的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这也是好事。
相信听闻过过去时钟塔状况的人肯定清楚十二大君主的往事,但现如今情况比起过去愈加复杂。总的来说,时钟塔分为以下几个科目:中哲,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欧陆哲学,形而上学,逻辑学这九大学科,由于糟糕的品味与低下的魔术素养,曾经的马哲科目已经被时钟塔除名,自己成立了一个与时钟塔对立的学院。同样,由于宗教学固执的观点以其对神秘的绝对坚持,宗教学理所应当的不属于时钟塔(也许社会宗教学还有一些残党……)。由于逐渐兴盛的科技发展,新兴科目科技哲学(其实和心灵哲学还是有很大关系。)近几年有跻身第十大学科的趋势。我所处的科目是欧陆哲学,一个近几年逐渐进入末路的学科。在神秘退信与欧陆哲学大法师Cridda去世近二十余年的今日,似乎很难看出欧陆哲学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欧陆哲学的魔法文本并不容易阅读。另一方面,似乎阅读本身就没有必要。前几日听闻,语言哲学的教授在答辩时怒斥欧陆哲学,即“这样的魔法并没有合理的地方,也没有做的必要。”我深以为然。这是因为,当代欧陆哲学所做的事情并不是什么推进人类对宇宙真理(根源)的认识,而只是对魔法大师们的更好的文本解读。如果认为欧陆哲学所做的事情是推进人类对根源的认识,那么这似乎在说,过去的魔法大师比我们现代人对根源的理解更深刻。我相信这是一个无人愿意接受的结论。如果不是这样,似乎我们就得接受对魔法大师的文本解释是一种再发现的过程,但是如果是这样,我们就离根源更遥远了,我们只是在魔法残篇中寻找神迹。“上帝突然受肉于伟大的欧陆哲学家们!”但我愈发无法接受这一搞笑的结论。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欧陆哲学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以如今的史料来看,这无疑是一次奇迹。这一奇迹导致无数的青年对这一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向往。而我却对此颇感怀疑,这样的奇迹并不是文本解读的结果,即如果我们研究研究魔法的残篇就能再一次得到这样的奇迹。因此,这样的奇迹一定不是文本解释的结果。但是,许多同行总是怀抱着宗教学的热诚,虔诚的相信这种“不可能的可能性。”我相信这样的奇迹有其他的方法达成。如果我们真诚的相信文本解读的激进性,我认为我们不如相信梅子的:“绝对正义”。后者似乎更可信(非常直觉,写文章就能产生奇迹?还是相信激进分子的……)。
以上当然我的自嘲。也许一些同行会为了自己的那发臭的自尊心与知识分子素养对我进行激烈的抨击。如果他们认为他们神圣的神秘被揭露了,而导致自己的魔法失效的话,那我对此深表抱歉。作为补偿,给他们指一条前往宗教学的明路,他们应该更喜欢这些人。还有一些人,我相信文学系应该是他们最好的去处。(这并不是贬义。)
除了欧陆哲学自己的颓势以外,也应该看看其他科目的发展情况。逻辑学与语言哲学的发展情况仍旧稳中向好。各路魔术师的引进越来越频繁。当然青椒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似乎每一学期都有与我告别的青椒。但是比起欧陆哲学即将消亡的命运,这已经算是人丁兴旺了!但我对这些研究的内容没有兴趣,仅仅是听过一小部分的逻辑学和模态逻辑的东西,做题也不甚流畅。
形而上学作为新兴的学科确实具有前景。即便我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人对这门学科抱有信心。在感叹欧陆哲学的衰败后,我确实投身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形而上学研究。但我对自己的魔法技术感到悲哀,也对自己能否从事形而上学表示怀疑。一方面,形而上学很像是近亲繁殖。(如果你去看形而上学的acknowledgement……)另一方面,形而上学的争论对我们接近根源有没有用处似乎也是问题(我认为是智力游戏。)。因为总有一些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看看属性的讨论吧……)……最终也只是围绕着问题打转并声称自己的立场更一致或有更好的解释力。对我而言,我能论证出一个问题域中的属于自己的合适的立场就已经需要绞尽脑汁了,一不留神自己就会进入伪科学与逻辑论证错误的境地。
对于我自己而言,当然希望这一学科能在欧陆哲学没落之后成为我的救命草!但我同样对这门学科不报有信心。
至于伦理学、美学和政治哲学,据我所知,大部分也逐渐的分哲化。如果读者有关注近来的政治学会议或讨论的话,即便是最愚钝的人也应该知道这种分哲化指的是分哲风格化。即便有些讨论的内容是欧陆的,但其文章的风格是非常分哲化的。更不用说道义逻辑等等的研究了……这不是我熟悉的科目了,并不能多给予建议和评论。
中哲当然也不是我能评论的学科。我几乎对此一无所知,而且我也不想知道。
说完了科目现状,让我来说说各位小魔法师们的生活。一些小魔法师们的生活如同红楼梦似的。诗词与世俗生活如同古老东方的“阴阳”似的。这些魔法师并没有对魔法的目标,时钟塔的学历就是其学习魔法的最大动力。这是好的。在魔法退行的当代,选择在毕业后进入魔法师所不齿的社会是一件保底的事情。另一些魔法师秉持着传统的魔法师观念,日日苦读经书,当然我上次他们聊天,他们也对自己在做什么感到怀疑与困惑。这是大部分人的常态,不然就会在组会与报告中被push的导师撕碎。
前几日和同期的博士聊天,我因其对我的赞扬而感到惊讶。这位博士赞扬我对魔法的忠诚与努力,这让我感到不安。因为我既没有足够的魔法技术也没有足够的文本基础……似乎拥有对魔法的忠诚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更别说好的魔法技术了!
以上只是一些我对新入行的有志于魔法的新朋友的建议。至于你要选择哪条路我并不能决定。魔法的情况与二十年前已有很大的不同。不要带着二十年前的愿景与期望在我们这个时代寻求根源。因为其对时代的不敏感性,这样的人连那些转行去考公的人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