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咏日
公元975年冬,赵匡胤派兵包围了南唐金陵,眼看就要攻破城池,南唐后主李煜派翰林学士徐铉奉表请求缓师。**临朝接待徐铉,询问李煜情况。 徐铉知道赵匡胤是武夫出身,便闭口不谈军功战略而极口称赞南唐李后主如何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金石古玩无所不晓,虽无勇力但有圣人之能。眼看就要**了,徐铉却侃侃而谈,振振有词,不失一国大使的风度与体面。 赵匡胤听说李煜是个才子,就问徐铉,李煜的诗如何。徐铉救主心切,不等赵匡胤问,就挺起了腰板,吟诵了所谓天下传诵的《秋月》三篇。刚吟了“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赵匡胤便哈哈大笑起来,徐铉止住声问赵匡胤为何发笑?赵匡胤笑说那只不过是穷书生的言词。徐铉顿时忘了自己的使臣身份,与赵匡胤争辩让赵匡胤也吟一首咏月诗。这话让殿上的百官都震住了,徐铉见到众人脸色大变,顿时清醒过来,吓呆了。 这时,赵匡胤不紧不慢的态度从容平和,丝毫没有为徐铉唐突的语言震怒,朝堂的气氛缓和下来。赵匡胤回答徐铉,当他还是小民百姓时,一次从秦中经过华山,喝醉了酒,躺在田间一棵大树下,一觉醒来,只见明月当空,万里清辉。随即趁兴吟出:来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让徐铉比较他同李煜的诗如何?徐铉万没想到马背上得天下的赵匡胤,竟有如此文思,不觉暗暗吃了一惊,由衷叹服。他马上上前跪拜说:“陛下未起之时,如潜龙在渊,月藏海底,一旦飞龙在天,云蒸霞蔚,明月出海,光耀天下;陛下诗句,气吞山河,陛下英才,可与日月同辉!” 赵匡胤放声大笑,那笑声震撼着庄严雄伟的朝堂。他豪气满怀,迈着大步走回御座下,说“李煜满怀之风何足当也!”一个朝臣说李煜的诗不过是一已的赏风弄月,赵匡胤的诗句则是雄视天下,光照人间,是真正帝王之风。刚说完,满朝文武便众口高呼吾皇万岁。徐铉见这一派新兴大国的气象,想到兵临城下,朝不保夕的南唐,觉得无地自容。 赵匡胤,则更是意气高扬,随即咏了《咏初日》。这首诗,去尽藻饰,一扫当时正风靡文坛的华艳纤巧,用朴拙明白的语言,写出了旭日初升的壮观、瑰丽。尤其是后两句,气势磅礴,力回天地。小诗充满了盖世英雄气概,洋溢着行将有大作为于天下的豪情与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