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解你心忧 | 手把手带你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
作为一个五年级男孩的妈妈,我最头疼的就是如果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周末,在书店偶遇《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一书,真如久旱逢甘霖。这本书还入选了中国教育报“202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2年度影响力图书教育类top10”。

作者罗敏畅,资深的正面管教导师,实际跟踪指导了超万户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经验丰富。在书籍的谋篇布局上,作者能抓住读者的痛点,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手把手带着家长抽丝剥茧的看待问题,提出案例,最终引导家长考虑该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例如,作者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焦虑和愤怒,真的是因为孩子不够好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数普通家长总是一抬眼就能发现孩子的“问题行为”,上课不专心、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辅导了好几遍的题都不会做等等。家长总是气急败坏,像个救火队员一样,发现哪里有了火苗,就急着去扑火,可是那“火”总是越扑越多,最后渐成燎原之势,最终家长崩溃,孩子逆反,问题还在,事情陷入了僵局。
该如何破局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他们遇到了困难。”

当家长把孩子当成问题,便会想去解决,于是我们带着自己的焦虑,站在孩子的对立面,絮絮叨叨,甚至吼叫打骂,居高临下地要求和命令,孩子迫于威压,也许会短暂的调整,但并不真正的改变和信服,他们学会的只有压抑和对抗。可如果我们把孩子当下出现的问题解读为,是孩子们遇到了困难,那家长就更有可能跟孩子站在一起,陪着他们去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家长便从对立方变成了己方,从敌人变成了盟友,孩子的情绪更容易被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也更有可能被有效的解决。孩子还是那个孩子,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但处理方式和效果都大不相同了。

类似这样可以改变我们家庭教育观念的观点,书中还有很多,例如,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看上去对自己没有要求的孩子,可能是被打击得太多;不是孩子不自律,是我们的期待不恰当等等。每一个问题,我都觉得非常切中要害,点点滴滴都是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非常头痛却又无解的问题。书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都很好的回应了我的痛点。
如果你也一样在为如何教育好孩子而烦恼,可以跟我一起来学习这本书,相信会带来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