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细节
有本书叫《民主的细节》,这是好几年前推荐给我爸的,今天回爸妈家,在他们的书架上看到很多过去的书,这一本也摆放其中。
爷爷奶奶来北京了,诚实来讲,这事儿在今天之前对我是个小负担,意味着我要“浪费”时间去跟他们一起吃饭、聊天,耗费多半天时间,我甚至不由自主跟好几个人说“还得开车去看爷爷奶奶”。
然而当我看到他们,他们看到我的眼神,看到芃芃的眼神,他们拘谨又掩盖不住的热切,不好打扰又总想多问几句的神态,我突然发现,心底其实也很想他们很爱他们,当见到他们,回忆起那么多相处的愉快,小时候的日子,真的是非常开心。
原计划饭后就分开,还是跟着一起跑去了大老远的东边(因为亲情这并不算远,你放爱情身上的话驱车40分钟真都算不上付出),爷爷奶奶睡觉的时候,爸爸给芃芃讲了苏格拉底,讲了柏拉图,讲了亚里士多德…讲了悉达多…我在一旁托着腮帮子听。爷爷奶奶午休醒来,芃芃和爸妈去小屋子打升级了,剩了我和爷爷奶奶闲聊。
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构成了一个松弛的下午,从芃芃开学几年级了,到做饭的阿姨是否可心,到爷爷今年腿不太利落,到叔叔的孩子要高考……每一件聊起的事情,在口中都是闲嘴小事,然而似乎又件件都是重要的大事。我详细问了奶奶一天怎样度过,她细细说了一遍,每天下午2-5点的三个小时,爷爷出去看别人打麻将,奶奶便一人坐在阳台往外看。
“也没什么人走动”,她说
“可能都去上班了,院子空的”,又补充到
每天三个小时看着空无一人的静态院子,让我不可思议,既佩服她的心如此沉得住寂寞的气,又在心里勾勒成画,觉得这只是一个老人无处排遣也没有选择的结果。
这让我想起6岁时,和姥姥住在一个退休老师的家属院。整个一个楼的人基本都认识,名字也都差不多:XX姥姥、XX姥爷、XX奶奶和XX爷爷,以及他们的儿女和小孙子一辈儿。大家你来我往,经常互相串门,谁谁的儿子要从外地回来了,人还没落脚,全楼的人提前一周就都知道了。小赵叔叔是梁姥姥的儿子,帅气又大方,走的那天我们几个小孩跑出去送,他笑着骑车子应和着走了,我跟着孩子们跑在后面,一边追他的自行车一边叫着“下次回来能不能带点巧克力啊!”他笑着回头冲我们说“好的好的!”
梁姥姥是姥姥的朋友,家在一楼,喜欢做针线活,一进她家就是满屋子针线,手上常年戴一个大顶针。她有一个小外甥女,比我小,喜欢追着我们玩儿,但我们嫌她小,不爱带她玩,但假若哪天正好没什么人一起玩,也就想起她去找她。梁姥姥一般都坐在客厅,一半身子陷在光线里,低头认真缝着东西,见我们去了,经常会拿出当天的小食让我们尝尝,没有手工的,就塞几块糖,于是我们喜欢她胜过要去找的小伙伴,她总是笑笑的,当我们夸赞她给的东西好吃时,她又是笑得一脸小孩子的狡猾劲儿。
梁姥姥去世的时候大家都去送了,因为就是在楼下扎了帐篷,棺材就在楼下。从病到走,仿佛没有几天,姥姥从得知生病就忙得进进出出,偶尔空闲了感叹病倒如抽丝,我呆呆地问“那小赵叔叔会回来吗?”姥姥着急中答了一句“那当然啊!”,再多问几句便不再回答又去忙碌。作为一个小孩儿,当时竟然第一个冒出来念头竟然是:他还会记得答应呆巧克力的事吗?
抬棺材的时候我们,“果真没带回来巧克力的”小赵叔叔哭的不成人形,最后他用力把棺材架子搭在肩上,脸上满是泪道地走了。之后就再没见过他。
说到这儿,初衷是想说,当时姥姥住的那个院子那个楼,大家互相熟识,彼此照应,是个对老年群体很不错的环境。而奶奶所在的院子,老人很少,她就成了孤独看风景的那个雕塑。
“不会无聊吗”我忍不住问
“习惯了的话,还行”奶奶想了想,说到。我建议下午再安排件其他事——
“看看电视呢?电视剧之类”
“不敢碰遥控器”她说“我总是按不对,把你爷爷老看的台按没了,我俩根本不会整,晚上也看不成就麻烦了。”
最后,好在。她说马上天气暖和了,可以拿个垫子出去坐在街边,那时会有几个老太太也坐在那里,彼此可以说说话。
说到这儿,爷爷要泡脚,虽然他说自己可以,但带着帮忙的心我又凑过去。他泡着我蹲在一旁,他说腿疼,就得泡泡脚。我又详细问了下,约摸是三年前腿疼,一泡脚就缓解了,现在每天定时定点儿得泡泡。我好奇,问泡脚治腿疼这是大夫说的还是自己发现的?爷爷说,自己发现的,又一笑,说“我家那个泡脚盆很不错,只管往里倒冷水,一按键,不一会儿水温正好泡脚,什么都不用管!”
就这么细致详尽地度过了一下午,一半的我也变成老年人,在年龄中体会着时间,试图感同身受听着每一桩对他们来说的“大事”,最后,爷爷不好意思地拿起手机,说“你看你能不能教我怎么接别人电话——我只会打,不会接”。
就是个滑屏动作,他很快学会了。他又说,你知道怎么视频通话吗,你叔叔给我买药,人家要视频通话,看病人是不是活生生的活人,我就不会接。于是,又教会了视频通话、语音通话。突然想起我们有个群叫做“老谢一家亲”,里面经常谁去看了爷爷奶奶就分享一下他们照片,方便回不去的大家了解近况,然而这个老谢家的群没有老谢本人,于是我给他拉进去,跟大家打了招呼,欢迎大家加爷爷微信随时聊天“汇报思想”,至此,各种外孙女小外甥一个个在群里叫着爷爷好姥爷好太姥爷好……爷爷乐开了花,用语音挨个进行了回复。
我一直觉得自己活着活着就飘了起来,生活就不快乐了,有时在自己看来都很矫情。但这一下午,真实感到踏实和快乐,一丁点帮助了亲人的快乐和亲人具体的关心、亲人间才有的问询。
只有父母、父辈,才会对你有那种细致的盘问,也只有他们,才会完全不厌烦甚至饶有兴趣地听你说生活中的大枝小叶,大家总说找不到可以倾听你的人,总说没有人真正在乎自己关注自己,亲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但亲人也正因如此,容易被忽略。
人行走一生,除了活出真实的自己,其余的意义,也许全部在于亲情了。因为亲情,所以你才是你,因为亲情,你才有了最初的人生经历并影响着你以后的故事,你作为一粒宇宙尘埃,你的那些大事小情,最终也只有在亲人眼里,才有宇宙那么重,他们见证着你这个人,帮你保存着你活着的一部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