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烦恼不过夜
五一假期踏上了回家之路,在之前从未想过这么快又回家,毕竟刚过完年才三个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恋家了,或是因为刚换了一个新的城市还没有完全适应的原因,还是因为想从现在的生活中短暂地抽离出来。 ————家的方向,不再那么遥远———— 听到要回家的消息,我姐我妈都挺高兴的,立马张罗起来了。 成长的过程中,好像关于家里的所有烦恼都来自我爸,每次父母之间争吵的理亏源头印象中都是他,记事起的成长路上好像一直少了一个像样的父亲角色的陪伴,人生各个阶段的成长和教会我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有他的缺席。 读大学之后,酗酒成性、无所事事、屡劝不改好像成了每次我和其他家人亲戚通话或者见面都能听到的关于他的状态,以至于我慢慢养成了不主动和家里人联系的习惯,好像我怕这些我无能为力的事情短暂地让我变得更加烦恼,我只能尽量选择逃避。 每次回家,感觉我爸身体也每况愈下,他性子也倔,生病了也不愿去医院,别人怎么劝也没用,他说话也不中听。所以我姐说我妈像照顾不听话的小儿子一样在照顾他,还好我妈心态好,换别人,早就跑了。我觉得我姐的形容太对了。 但这么些年来,心里的埋怨更多地变成了无感了,听到关于他的事情和看到他的心情也越来越不太受影响了,因为自己能做的和能改变的事情太多了,在他百年以后的那天什么怨恨不也都一笔勾销了。 好像束缚住我们的,永远都是弱小无力的自己,所以我不爱吐槽和抱怨,我知道那没用。 爸爸看似的漠不关心和无能为力,以及妈妈的宽容和宽心,好像来自父母的催婚和念叨反而比较少。而且因为我已经向我姐出柜了,虽然可能她还不能理解,但她也也会帮着应对一些催婚的亲戚,而且我也在让自己越来越不在乎那些亲戚们的说辞,所以好像之前一直会有些刻意躲避的家的方向,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有一些归属感了。 ————这个年纪,在焦虑些什么———— 过了三十以后,好像确实越来越焦虑了,偶尔失眠的日子也变多了。我本身是有点焦虑的性格,很想提前把很多事情规划好,希望自己能掌控的部分多一点。 至于具体焦虑的是什么,可能是年龄的提升有没有相应地带来能力的提升,下一阶段的方向有没有更加清晰,自己是不是有足够努力。更多地是一些思绪清晰的夜晚带来的情绪,而不是一些具体的事情。 我总会习惯性地去看别人的优点和别人有但自己没有的东西,很少去好好享受自己已经获得的,在暂时还够不着的时候难免徒增烦恼。 就像这次回家,我和我姐去看老家的一些楼盘,我姐说你也没确定马上要回来工作,也没确定什么时候要买,也没下定要买的决心,这么性急干嘛。好像提前忧虑确实是我性格里带得多的东西,我也在慢慢去缓解。 我一直以为行动起来,在做具体的事情了就是在往前走了,但有时候不瞎操心不瞎忙活也不错。 我会慢慢地调整,尽量少地去和别人进行横向对比,尽量多地去和过去的自己进行纵向对比。 ————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从上海到北京工作,从中小平台的半执行半管理到大平台的更偏执行,从有点躺平到开始有点卷的工作,我到底在折腾些什么,又在追求些什么。身边有很多人都不懂,有时候我也会有些后悔,但我只知道,当时的自己已经下定了决心,好像总想在稳定的工作中寻求一点突破,尝试找到一下自己的能力平衡点在哪,什么样的阶段会让我泰然处之,我只知道我好像要经历不断的亲身尝试才能学会放弃和选择一些东西。 放弃了将近四年的感情,我在纠结些什么。他教会了我爱与被爱,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做自己,我又在折腾些什么。我知道我想要两个人一起分担情绪上的苦与乐,一起去探索人生的激情,一起去变得越来越好。在焦虑不安的世界里,一起去对抗周遭的小小世界,在自卑和缺乏安全感的生活中,一起获取一些积极的力量,在自我怀疑的边缘,一起去坚定自己的选择与被选择。我不够好,也不会期待别人很好,我会慢慢试着自己一个人更加游刃有余地面对这一切,但也会希望两个人也能刚刚好。 我也才刚活了三十多年,我也有很多想不清楚的事情,我也有纠结迷茫的时候,我要允许自己想不清楚很多事情,也要习惯自己很多时候还没法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我想慢慢享受去尝试、去经历,同时又不得不面对的痛苦的过程。
我要向这只此一次的人生,可劲地去索取点什么,好让我不后悔来这灿烂又痛苦的花花世界走上这么一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