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论见性,不论余法
禅宗不是教!
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唯论见性,不说破无明; 唯论见性,不讲破五蕴; 唯论见性,不谈止观; 唯论见性,不会道理; 唯论见性,不讲方法手段; 唯论见性,不论阶次; 唯论见性,不涉文字; 唯论见性,不论断惑; 唯论见性,不论化性; 唯论见性,不论境界; 唯论见性,不假方便; 唯论见性,不做知见; 唯论见性,不做解会; 唯论见性,不论有无; 唯论见性,不论真假; 唯论见性,不论空不空; 唯论见性,不论造作; 唯论见性,不论枝节; 唯论见性,不论葛藤; 唯论见性,不论余法。 唯论见性,只有迷悟!
多少人错解了这一句话。宗门历来只接引上上根人。此辈中人早已度过了权教中小乘与大乘阶段,唯论实法。
举个例子。唯论见性,不论戒律。
一般的人把“不论戒律”就理解成为“不要戒律”。所以,不时会去批评那些宗门祖师大德,不守戒行等等。他们哪知上上根人早已渡过小乘的林林总总的各种几百条戒律。甚至超越教下大乘的唯一戒律:唯论分别。直接己是“分别亦非意”!
这个时候,就怕有的人又会反问,那么,你说的不论戒律,那么我就可以去犯戒了,去行杀盗淫妄了,去做坏事了?因为一切都是空啊!
对于这些提问,有的时候,很是感慨,为什么不能和小乘人讲大乘佛法:如果真的空了,还有杀盗淫妄吗?谁去做啊,“做“又是什么?最怕的就是那些整日研究佛法,把佛法当成学术,把知见当体证的人,和他们谈这些,会一直和你杠到底,搬经引论,用这部经的理论去批那部经的理论,用这个宗派的见地去批判另一个宗派的见地,用这个时期的教义去驳诉另一个时期的教义等等。这个时候,你能做的就是保持沉默,不要去做无义无益的诤论。一不小心,分分钟,就会害了别人,因为很有可能导致对方产生谤法的过错。
再举个例子。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那些学习有为法、方便法、权法、接引法、普及法、小乘的人,都是有我、有法、有修、有证、有果可得。都是在意识中造作。暂时,还没有办法与无为法相应。只好也只能暂时给他一个方便,用禅定方便来摄心,用解脱自在来给他一个方向与目标,用各种不同的法门来给他一个台阶和次第。这个时期的众生,只能慢慢来引导。慢慢地把他们从有为法引导到不可思议的无为法中去。就象我们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讲什么是地球,真实的地球理论,这些超越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所以,只好暂时给他们一个地球仪做教具,做方便。
事实上,只要有方便,只要有法门,就是二法,就是对治法,说白了,就是教下。
而实际中,在自性里,根本就没有禅定,没有解脱!
没有这些语言,
没有这些道理;
没有这些法门;
没有这些知见;
没有这些名相;
没有这些次第;
没有这些无明;
没有这些禅定;
没有这些解脱;
没有这些境界;
没有这些束缚;
没有这些造作。。。
这些统统都是意识地分别,都是后天的幻觉,都是空中花,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假名!唯一自性,别无余法。一切都是本自俱足,本自解脱的。一切悉皆寂灭,清净无住。清净无住,不入三昧,不住坐禅,无生无行。
这才是真正的 “ 唯论见性,不论余法”真实义。
切勿穿凿附会,死在言下!
更多请见:由画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