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的描景
《王勃《滕王阁序》的描景与实景不合》陈再明23.5.9
王勃《滕王阁序》和景物不合 《滕王阁序》的绝纱,完全是因为王勃能将文字像颜色一样来运用,使我们见到这座建筑活生生的景色。也就是说他能从文字描写中转化为画,来表现滕王阁的壮美。所以,乾隆皇帝才有″落成高阁碧江湄″的题诗。 其实,王勃的《滕王阁序》,和当地景物并不相合;″地接衡庐″,便有点瞎扯。原来滕王阁在南昌城东南角上,在阁前,根本就看不到西山。阁前乃是赣江支流,离开凃槎还有三十里,如何能看到鄱阳湖?更不必说长江了。 至于″层台耸翠,上出香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只是文士笔下幻设之词,和实景相差太运。访了滕王阁,都会明白古人是这么欺人的!(摘自《书林又话》)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