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倍基
《"故宫盗案“与易倍基》陈再明23.5.5
人的遭遇,是祸是福,这真如塞翁的失马一般;假定易培基能以师范学校校长终其身,他一定会成为湖南的"风雅教主";至少他的门生故旧,也不会像而今这样避之若恐不及。 故宫盗宝案主角,身负"国贼″罪名的易培基,湖南长沙人。在他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时,谭延闿以″湖南讨贼军总司令"名义入湘。三湘清流,本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精神,反对当时的"省宪自治″,对奉命讨贼的谭延闿,纷起响应。易乃个中巨擘,为湖南主政者所不容,走衡阳依潭。 讨贼未捷,"讨贼军″奉命退粤。到了广州后,改用″湘军总司令″旂帜,总司令部秘书长一职,照理应由易培基担任。但等到发表,却是姜某为秘书长。这一来,易便在一怒之下,离开了广州,由上海而走杭州。易在杭州,住的时间不甚久,孙中山乃命易为驻浙代表。西湖佳山水,易间有诗文遣兴,于此也可想见易不失为一风雅之士。 后来,广东大学(后改称中山大学)为争取″庚款″关系,应有一代表驻在″北京″,大学校长邹鲁与易培基旧识,乃将这一代表位置托之于易。易遂北上入"京,奠定了他日后出任″教育总长″的始基,其实也就是他日后"国贼″的悲剧伏笔。当段祺瑞执政创建之初,黄郛(膺白)组阁,亟须拉拢一国民党人士入阁,易培基出任农矿部长,后改称实业部。乃以故宫博物院院长为易下台后的位置。 关于易培基在故宫博物院院长任上,发生的"盗宝″案件,传说是亲戚故旧干出来的。惟以案情重大,涉及的"同犯″,又多是有地位的人,只好由易培基这书獃子承担顶罪了案。报载:盗宝案是由女监委崔震华揭发,崔是党国元老张继的夫人。有人传说,起因于一件慈禧的貂皮披氅,崔欲得而未如愿云云。不过,易培基之于盗宝,若说全属子虚乌有,也未免瞻情徇私的故意为之开脱。 易培基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9月,死于上海。吴稚晖曾致挽联: ″最毒悍妇心,沉冤纵雪公为死; 误交卖友客,闲官相攘谋竟深。″ 联中″悍妇″系指崔震华,"卖友客″则指与易培基同事之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副馆长马衡(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