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和大舅婆聊天,她说爸爸十四五岁就顶替过世的爷爷去煤矿上班。那是爸爸还没有成年,奶奶改了他户口本上的出生年份够上了16岁,然后才来到了南桐煤矿。
洗澡的时候回想今天吃饭爸爸特地敬ZQS爸妈,说特别感谢他们,感谢她一辈子,因为我从小缺乏母爱……之类的话,我没敢认真听。我11岁失去了母亲,爸爸也是十多岁就失去了父亲,其实是一样的呀。我并没有在这方面比他惨多少。一直以来我只想到自己缺失爱,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怀,今天我恍然得知爸爸也没有在小的时候得到足够完满的爱呀……
我不知母爱的滋味,他不知父爱的滋味。而且他这么小离家去打工,又是什么时候得知母亲找了新的男人,自己如何接受多了一个继父这件事呢?他是过年回家就突然发现家里多了一个男人吗?还是长大成人自己也成家后才有的继父。他又是如何处理自己的缺失?
过去我总是只关心母亲,好奇她的一切,现在好像忽然觉得,没有必要对逝去之人再投入这些好奇和心理,更应该去理解和了解活着的人。也许是因为我对缺失母爱这件事的探索已经接近尾声,我已经学会了并面对了这个问题。
我的另一个新试炼是对母亲缺失之后逐渐缺失的父爱的找补和抚平。
理解了爸爸为何如此珍视继母,尽管她在几乎所有其他人眼中太过强势,并不讨喜。因为她的确和他在一起生活最久,给了他长于任何一个家人的陪伴。他不敢失去她,无法失去。年小离家打工让他经历了第一次无家的感觉,和我妈妈婚姻的失败经历了第二次打击。如果再和尤分开,这第三次一定是最沉重的,也许无法承受。
任何人的缘分都是如此吧,我和爸爸的缘分只有这么一点。我们并非因此就不幸福,只是我每每想到就觉得太可惜,人的缘分是如此坚韧又可以如此短暂脆弱。我为这样的因缘而感到心情复杂流泪,又为体会到这样的情感而欣喜,我欣喜呀~因为获得了一个全新的看待父亲的角度。
夫妻之间是有缘分的,很多恩爱的人最后不得不走向两条路,一个人一辈子会有多段缘分,不仅是夫妻,父母,子女都是如此。其实就是人与人的缘,人拥有不同的关系,就有不同的缘,缘多缘少,都是随机不可预测。
而这种命运的不可预测,实在是让人感觉渺小。
原来每个人都是缺失的,或多或少,无一例外。不管多少,都一样痛,我们都把自己的痛转换成了个人特质,活着就是在展示那些缺失,只是有的人看得到别人的缺失,有的人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