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丘
2023/5/1
天气 晴
星期一
说堂吉诃德和桑丘,一个代表了理想,一个代表了常识。初听尚有疑惑,一个头脑健全的人,在明知道主人发疯,说得话都不过是发梦之后,却还愿意跟着他出走了三次。一路上甚至得忍受风吹雨打,别人的白眼,因为主人发狂而牵连自身。但他所做的,也不过是在受尽折磨后发出了疑问:为什么造次的全是老爷,受苦的却都是我。以上这些都不在常识所能容忍的范围,又或者,在命运三番四次的作弄之下,人的忍耐力的极限——桑丘甩掉主人走人,到底在哪里?塞万提斯倒是省心,把主仆二人,描绘成一个疯子,一个傻子。疯子尚可理解,革命尚未成功的理想者俱是疯子。而对于傻子来说,常识是断不会如此简单就让他心甘情愿地一边坚信主人的事业是镜花水月,一边又义不容辞为他马首是瞻。我以为,只是把理性与理想作为对立的两面,是不能解释这一切的。理想主义者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将固执作为崇高的品行,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动摇。那如果一个人虽有理想,亦有常识呢?那么理想就是梦中的楼台,水中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及。将堂吉诃德作为桑丘的信仰,他的所说所为作为圣经,那么桑丘虽不算殉道者,也因受理想的影响而展现出某些和常识格格不入的高尚品德。我们常对信仰发出疑问,却又不自觉的跟上了脚步。希望它能帮助到自己,也许是为了钱,也许只为了一个来世的梦。有时候,命运的鞭子狠辣辣地抽向了自己。我们也会反问该怎样得到解脱,这是信仰与常识的博弈。最终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低下了头,假装自己接受了命运的考验。又或者因为搞了点小动作,做出一副反省的姿态,以为骗过了别人,却实际骗过了自己。是的,绝少数人能成为堂吉诃德,但桑丘却是大多数的我们自己,一群不那么疯的傻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