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关键点,将调查研究搞“对”搞“实”搞“好”
河南省兰考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依托对“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了富民的关键植物“番茄”,为这个1000来口人的村庄带来1000多万元的年收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讲话中提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强调各级党政干部要把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作为基本功,不能脱离实际,想当然、拍脑袋;要强化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好两难甚至多难问题,不能“按下葫芦起了瓢”。
调查研究要想搞得对,首先要会“往下看”。调查研究不是空想,也不能广泛,要想做得好,做得细,首先要有目标,要有方向。东西南北中,目标在哪个方向?答案是在脚踏实地的方向。各级党政干部当学会“朝下看”,看到人民的困难,勤于“往下跑”,跑入人民群众中,善于“向下钻”,钻入问题的核心,懂得“俯下身”,身体力行谋发展,还要“沉下心”,莫要一时“激情澎湃”,过后便“焦躁懒散”。
调查研究要想搞得实,便要把握“民字决”。什么是“民字决”,关键在于把人民放在心中。习近平总书记说,调查研究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要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各级党政干部要用心“听民意”,睁眼“察民情”,用脑“思民困”,用手“惠民生”,用策“暖民心”。高堂软凳“坐不得”,田头土炕“更暖人”,只有真正将人民的所需看成调查研究的所惑,研究的成果才能真正落地,得到执行和拥护,成为老百姓的致富法宝。
调查研究要想搞得好,还要憋着“一股气”。这股气是什么气,那必须是“接地气”。空想家要不得,实干才能兴邦。各级党政干部当实地了解民情,走访当地居民,结合众家之言,寻“三人之师”,取“民情真经”,过“经验之筛”,做出真正的能实施的研究成果,莫要让调查研究的结论脱离实际,成为“空中之阁”、“水镜之月”,白费一番力气。“接地气”才能“有底气”,各级党政干部当先“融进去”,才能“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