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醒 —— 040 第八回-金和玉
第八回 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①题曰:古鼎新烹风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话说凤姐和宝玉回家,见过众人。宝玉先便回明贾母秦钟要上家塾之事,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又着实的称赞秦钟的人品行事,最使人怜爱。凤姐又在一旁帮着说“过日他还来拜老祖宗”等语,说得贾母喜悦起来。②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后日过去看戏。贾母虽年老,却极有兴头。至后日,又有尤氏来请,遂携了王夫人、林黛玉、宝玉等过去看戏。至晌午,贾母便回来歇息了。王夫人本是好清净的,见贾母回来,也就回来了。然后凤姐坐了首席,尽欢至晚无话。③却说宝玉因送贾母回来,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又恐扰得秦氏等人不便,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她一望。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远路罢了。当下众嬷嬷丫鬟伺候他换衣服,见他不换,仍出二门去了,众嬷嬷、丫鬟只得跟随出来,还只当他去那府中看戏。谁知到了穿堂,便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④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唠叨半日,方才走开。老嬷嬷叫住,因问:“你二位爷是从老爷跟前来的不是?”他二人点头道:“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呢,不妨事的。”⑤一面说,一面走了。说得宝玉也笑了。于是转弯向北奔梨香院来。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与仓上的头目名戴良,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个人,从帐房里出来,一见了宝玉,赶来都一齐垂手站住。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⑥的,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众人都笑说:“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宝玉笑道:“在那里看见了?”众人道:“好几处都有,都称赞得了不得,还和我们寻呢。”⑦宝玉笑道:“不值什么,你们说与我的小幺儿们就是了。”一面说,一面前走,众人待他过去,方都各自散了。
① 回目有异文“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太过直白;“拦酒兴李奶母讨厌,掷茶杯贾公子生嗔”偏离本回主要内容;“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奇缘巧合字样容易引起读者误解;“薛宝钗小宴梨香院,贾宝玉逞醉绛芸轩”薛宝钗小宴不大准确,小宴非薛宝钗主持。故此处所用较妥。
② 贾宝玉主动提起,王熙凤帮腔自然能成。
③ 做首席是受答谢之意。
④ 据甲戌批:沾光,善骗人。
⑤ 梦坡斋取梦苏东坡之意,写贾雨村在梦坡斋睡觉是讽刺他附庸风雅。清客相公也知道宝玉惧怕贾政,伏后文挨打。此处已点出父子关系不正常。
⑥ 吴新登即没有星的戥子,指没有刻度的秤;戴良即大量,钱花即花钱,三人名字讽贾家疏于管理和节制,乱花钱且下人中饱私囊。
⑦ 奉承读书贵公子之法。
闲言少述,且说宝玉来至梨香院中,先入薛姨妈室中来,正见薛姨妈打点针黹与丫鬟们呢。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我,快上炕来坐着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①宝玉因问:“哥哥不在家?”薛姨妈叹道:“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逛不了,那里肯在家一日!”宝玉道:“姊姊可大安了?”薛姨妈道:“可是呢,你前儿又想着打发人来瞧她。她在里间不是,你去瞧她!里间比这里暖和,那里坐着,我收拾收拾就进去和你说话儿。”②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至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紬软帘。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③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宝玉一面看,一面问④:“姐姐可大愈了?”宝钗抬头,只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说:“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一面又问老太太、姨娘安,别的姊妹们都好;一面看宝玉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著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后人曾有诗嘲云: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⑤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但其真体最小,方能从胎中小儿口内衔下。今若按其体画,恐字迹过于微细,使观者大费眼光,亦非畅事。故今只按其形式,无非略放展些规矩,使观者便于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无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犺蠢大之物等语之谤。通灵宝玉正面图式:通 灵 宝 玉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⑥通灵宝玉反面图式:一除邪祟 二疗冤疾 三知祸福⑦
① 薛姨妈超乎寻常的热情。
② 专门安排宝玉、宝钗独处。
③ 富商家庭在贵族面前故作质朴。
④ 此处有异文“一面口内问”;“一面吶问”。从语言角度“一面看,一面问”较妥。
⑤ 此诗是借“后人”之口所作,带有总结性质,除了金、玉会以悲剧结局外,暗示了家国破败和改朝换代。最后一句说的很重,只有国家级的灾难才会有如山的白骨,改朝换代宗庙都被破坏殆尽才会忘姓氏,这些会出现在八十回后。最后一句圆回来,说家国破灭是宏大遥远的事,这里先讲的无非是男女故事。
⑥ 正面先自称“通灵宝玉”,“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是以顽石口吻嘱咐神瑛侍者:宝玉是下凡时夹带的,别丢了,别动不动就砸,祝愿你在天上的仙寿永远兴旺。
背面是说明书介绍了通灵宝玉的三大功能,是顽石对搭神瑛侍者的便车领略凡间的报答。然而神瑛侍者不大领情,对这个夹带而来的宝玉并不怎么上心。其他凡人因迷信以为这是珍宝。
⑦ 玉石本身没很多特殊法力和功能,《红楼梦》细节处极其写实,严格控制神鬼对情节的干涉。根据第二十五回,这三大功能需要僧道持诵才能发挥作用。八十回后剩下的两个功能应该也会在僧道的持诵下发挥。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①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②宝玉听了,忙笑说道:“原来姊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③宝钗被他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④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亦曾按式画下形相: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⑤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⑥宝钗不待说完,便嗔她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⑦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⑧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得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宝玉笑道:“什么丸药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宝钗笑道:“又混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
① 宝钗念了两遍,莺儿都没反应过来,只能用语言点醒她配合了“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
② 没有配合好,莺儿有些不好意思的“嘻嘻笑”了。还好,按照剧本说出了关键台词。
③ “没有什么字”是谎言,欲擒故纵,勾起宝玉好奇心。真的自谦是不会这么说的。
④ 自己主动拿出来。“珠宝晶莹、黄金灿烂”与之前的质朴形象形成对比,一看就是最近刚做成的。
⑤ 这是不知道顽石的来历和《红楼梦》神话体系的凡人,根据玉石上的八个字杜撰出来配对企图促成姻缘的。
“莫失莫忘”因为玉石需要跟着神瑛侍者体验人世繁华,所以不能丢,与神瑛侍者的命运或姻缘其实没有关系。“不离不弃”如果说的是这个璎珞,以薛家之富这种匠人打造的东西十个八个的也不稀罕,不至于专门錾上这四个字,好比买了个金项链再刻上四个大字“别弄丢了”,不伦不类。显然这四个字是利用和“莫失莫忘”文字上的对仗故意凑成一对,其实夹带私货,想说姻缘。
“仙”指的是神瑛侍者。贾宝玉是凡人,不能称仙。但这个玉石随贾宝玉一起出生,一般人自然会认为“仙寿恒昌”指的就是宝玉。故贾母恐折了寿让周围人多叫小名,还向马道婆供奉灯油。金玉良缘的策划者当然不知道神瑛侍者的事,想法和贾母一样,故用“芳龄永继”来对应“仙寿恒昌”。人工打造的璎珞,没什么法力,再多其他内容恐怕会穿帮,故而只有八个字。
总结一下,因为制作璎珞的人,不可能知道玉石背后仙界的故事,只能按照看到的玉石上的字迹杜撰内容。璎珞上的八个字单从语言对仗上看似乎和玉石“是一对儿”,实际上完全是两回事,玉石是嘱咐它在凡间的主人贾宝玉:“我是随你下界的顽石,别把我丢了,你在仙界永远兴旺。”璎珞说的是就是吉祥话:“和伴侣永远在一起,美好的青春年华永远持续”。
⑥ 第三回林黛玉已经当着众人说出“癞头和尚”点化的事,自然顺势借用。
⑦ 适可而止,岔开话题。
⑧ 据宝钗所述是“冷香丸”里“异香异气”的药引子的味道。实际应是宝钗体香与所用丸药的混合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