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渡寒潭 2023年读书推荐.第二弹
2022年的收拢心神和疯狂沉迷阅读,带来的是许多有趣的体验和从未有过的个体感受。有一部分已经写在去年公众号的文章里了,我尝试记录自己微妙的状态,并且时常能清晰的分离出数个自己来用不同的视角观察自己,也观察那个“本我”在思考时候的运作模式。整个夏天我都锐利极了,所有的书籍和夕阳像被切割扫描过的碎片,在我大脑里任意的组合,然后拆解又重生。而过完夏天突然看到自己生出无数的如水母一般的“念”,看到自己看世界的视角和色彩仿佛增加了一些从来没有过的插件——难以形容,几近分不清究竟是“我”或是一种仿生智能。
过完2023年的新年,大概是锐太累了,人有时候就会重新钝下来。拒绝旧日的思考方式、拒绝输入意义,也拒绝大部分的表达。这种状态不同于麻木,更像灵敏的收音机,漫无目的的拒绝接受任何一个熟悉的调频,直到不知道何时,能找到一个未知的、仿佛等待已久的新的声音。
此刻的我,还不知道会收到怎样的讯号,也好奇究竟是什么在等待着,我准备一新的插件们将如何解锁未来的游戏。
第11名—第20名排名不分先后,分两篇发完
推荐书单:
《复活节游行》《猴杯》《七个疯子》《大问题》《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玻璃之锤》《消失的13级台阶》《无敌救星》《阴翳礼赞》《鼻》《幻之光》
《复活节游行》 [美] 理查德·耶茨
忍着略糟糕的翻译读了这本小说,耶茨的刻薄和残忍,何尝不是一个观察者的悲悯。从《革命之路》到《复活节游行》,所有人都孤独,所有人都仿佛隔着无法理解和碰触的玻璃罩,活得疲惫不堪又热气腾腾。渴望,能蒸发孤独者周遭空气里的水分,让满怀渴望又握不住生活的人独自在那儿燃烧,所有嘶吼和哭泣,都变成毕毕剥剥的柴薪烧尽的呻吟。哭声和叹息此起彼伏,没有谁听见了。
《猴杯》 [马来西亚]张贵兴
天空的肚皮绒毛厚实且松软,在城市上方风的俱乐部阅读马来雨林里粘稠的家族绮梦,长尾猴的幽灵和巫祝的讖言,季风里飘着张贵兴辣喉烈酒与浓重烟草混合的笔法,让人嫉妒的天才,会催生燃烧的渴望。 成为人或者是兽,性别与身份认同、民族与文化认同、究竟是什么区隔着族群与个体在同一个时空里活出完全不同的位面。雉是文明森林里没驯化的兽,在故乡的雨林里却是格格不入的人,无处安放的欲望像漂泊河流的浆板,以破坏式的割裂切开水面,照见不同文化与身份之间的鸿沟。 水泥文明森林之下,是罪恶与无知的莽荒规则建立的秩序,丽妹诞下的怪物,像文明进程里与野蛮交合的畸形儿。书中被损毁和命运水草般漂浮的女性群像们,更像是土地与自然的叙事载体。被剪掉的头发和纹上的纹身,像文明进程里被切割的自然和被权力支配的印记。
《七个疯子》[阿] 罗伯特.阿尔特
布宜诺斯艾利斯不但诞生了博尔赫斯,也诞生了罗伯特.阿尔特。《七个疯子》这本书笔法非常生猛,探索灵魂对话又充满预言性。 主人公活在社会底层,在日常彻底崩塌以后他企图通过给生活附加意义、策划伟大的罪行、给自己附加“爱情”等等方式,不停寻找合理化生活和生命落脚的可能。可悲的是他的善是弱小而怯懦的,他的恶也是弱小而怯懦的,这些相交杂在一起,把他困在自己的模式里,也指引他无路可去般的冲撞。小说以他的目光带我们看见他永远无法获得内心安宁的自我和当时混乱与阶级对立极大的阿根廷社会。 像一则预言一般,书里的疯子们在策划着通过组建妓院、构建一个秘密组织,然后推翻政府的行为,而在这个小说发布没有多久,阿根廷总统真的在一场军事政变后被迫下台。
《大问题》[美] 安德斯·尼尔森
世界充满随机,而我们总想要找到规律。世界充满无意义,而我们总要找到理由。新神与旧神,感受与理性,温柔与暴力,无知如同面对着墙壁里倒映的复杂火光,企图以幻觉窥见世界的全貌。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加拿大]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
曾有一句略显荒谬的歌词“我们背对背拥抱,滥用沉默在咆哮”,假如这句歌词有更文艺的表达方式,大概就是麦克劳德这部书的故事。 几个短篇故事都很简单,不得不卖掉家里无用的老马,刚成年的孩子要离家去远方,而远离父母的孩子带着自己的孩子回乡探亲,想长大的孩子企图证明自己而受挫,没有那么大剂量的痛苦,但所有人都活得孤独。 成长和生活可能是不停地“杀掉”什么的过程,杀掉旧日的自己、杀掉父母的符号、杀掉内心的恐惧、杀掉残留的渴望、杀掉精神的向往,有时候这会让我们活过来,有时候,这会让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死去”。每一个人似乎都爱着他人,又彼此隔着深深的海洋或厚重的玻璃,言语是误解,爱意是鸿沟,越是想用力留住就越是不停的摧毁着什么,直到一无所有,只剩不准确的一点回忆和满是弹孔的孤月
《无敌救星》 [法] 帕斯卡尔·茹瑟兰
有些书必须作为书存在,它无法影视化,无法用其他的方式取代,《无敌救星》就是这么一本。 它是一本趣味十足的漫画,来自法国画家的手笔。它有别于一般的漫画,打破了传统的故事形态,用画格、页面、视觉诡叙的方式,把脑洞变成好玩的故事。这本书无法被视觉化,因为依赖书页的形式作为载体,但在故事里又充满了影视的“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法,而看着看着,似乎从里头看出写哲学的趣味来。 或许对孩子来说有点儿幼稚,但是对我们大人,刚、刚、好!
万事屋猫提督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狂欢吧生命短促|给遥远的24岁的自己 (2人喜欢)
- “番里番气”的闽南城游漫记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