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剖析系列2:人生效用的来源

现在社会经济的丰裕程度,其实已经使得大多数人的需求从生存转向了生活。这也是我们的父母特别不理解我们的原因,他们一辈子都在为生存需求而奋斗,所以当他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人物质很充足时,他们觉得我们理所应当地感觉快乐,知足。但是,事实上人快乐不是因为现在拥有什么,而是觉得未来能够拥有什么。如今愈发固化的阶级鸿沟、高房价、以及亲密关系的难以获取掐灭了人生的希望,自然使得太多太多的人过得,不快乐。
所以,我想要梳理清楚人生的效用,即快乐如何获取。而我一切的出发点其实也很简单,效用就是个主观感受,是个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游戏。很多人纠结的东西是已经获得的与尚未获得的社会价值,但实际上重要的事情,是已经获得的与你尚未获得的对于你本人的实际价值。一旦你发现很多事情对你而言,需要付出的成本远远高于能带给你的实际效用时,自然就没有那么想要了。
除了一些极其特殊的情况外,人能够获取效用有这么五个方向。一是深度的延伸,二是广度的拓展,三是与人的链接,四是安全感与新鲜感的均衡,五是美或者好看。
1. 深度
深度的延展其实就是在某个方向上不断地积累挖掘,事实上能够从深度上获取乐趣,本身就是个稀有的天赋。你会发现所有能够有所成就的人基本上都具备了这个特质,所以他们才能够不计回报地在一个方向上倾尽全力。而我们普通人在深度上获取乐趣,其实更多的是依靠正反馈机制,一种取得进步之后的成就感。所以我们其实很难做到顶尖的水平,因为越往后边际回报越低,正反馈机制是越难起作用的。所以其实,天才的专注与毅力靠遗传,普通人的专注与毅力靠正反馈。负反馈是非常消耗人的,在我人生的某些方面,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被负反馈消耗殆尽的例证。
另外,深度的积累还有两个细分方向,一是抽象思维的积累,二是具体技能的积累。比如,数学,行业分析,写程序,就是典型的抽象思维。而乐器、绘画、学医、美食、穿搭就是具体技能的积累。而那些具有某个非常喜欢的具体技能爱好的人,真的是极大的极大的幸运。
2. 广度
广度的拓展则基本上受人欢迎,因为非常具象,很能带来新鲜感,可以理解为人生体验的迭代。这里面基于跨度大小,细分为两类。一类是跨度大的,人生体验的不同,比如今年我在草原上放羊,明年我在陆家嘴上班。当然这种大跨度是难以实现的,于是很多人选择投身第二类广度,即各类物质享受,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如此。所以你会看见,现代娱乐与餐饮花样迭出,尽管本质是新瓶装旧酒,但是不妨碍人类乐此不疲地描述着,某款葡萄酒的前中后味,某个密室逃脱多么的吓人。而且未来最值得期待的事情,并不是财富的富足,而是人类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掩盖掉生命西西弗斯推石头的本质,去创造看似全新的体验抑或幻觉,从而打发人生基础需求满足之后无尽的空虚。
3. 社会链接
社会链接也是这个世界上99.9%的人获取效用的来源。这里面分成两类,一类是人的优越感与虚荣心,演化到极致就是对于地位与权势的渴望。所以阶层永不灭,而用以彰显地位、权势、阶层的一切商业运动与社会现象也将生生不息。一类是社交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这也是婚姻,这种本质上基于私有制与繁衍本能的制度能够得以长存的根本原因,它赋予人类稳定的紧密的利益攸关的社会关系,以使得人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是有关系的,是被需要的,且对世界有需要时,也能获得回应。
4. 安全感与新鲜感的均衡
安全感与新鲜感的均衡需要展开解释一下。人基因里对于避险的渴望,使得安全感能够带来效用。但是甘蔗没有两头甜,安全感意味着稳定,稳定绝大多数时候意味着重复。但人基因里对于新鲜感的渴望会使得人想要摆脱重复,期望不确定性。所以其实人非常渴望的是什么呢,是涉及到生存的一切是安全的基础上,其他的不确定性带来新鲜与刺激。
所以你会看见,人类热衷于赌博,以及一切赌博的衍生品,比如盲盒,比如炒股,比如各大金融机构的经济预测。以及,除了基于血缘的亲情,人类的感情很难持久,尤其是所谓的爱情。绝大多数的爱情故事,道德水平高的,是因为厌倦离开,道德水平低的,因为出轨而分手。
5. 美或好看
对美或者好看的追求几乎是刻在人的基因里面的,不然好看的明星不至于收入那么高,因为极致好看的皮囊就是稀缺,稀缺性决定价格。但是我为什么要用或者,因为极少数人追求的是美,而大多数人想要的只是好看。另外,这个效用的过程体现在男女身上是不同的。因为传统性别观念的塑造,大部分的情况是,女性比男性更追求好看,而且女性追求的是将自己打扮好看,男性追求的是好看的女性。说白了,女性想要被肯定,男性想要奖赏与猎物。如果你是可以通过美获得效用,我几乎可以断言,你不会快乐。因为人生当中所有的美都是稀有的,转瞬即逝的。除非你自己具备极高的天赋可以创造美或者其附属品,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
以我举例,在这几个维度上。我很明显,只有在抽象思维的深度,人生体验的广度,社交关系,不确定性带来的新鲜感,美与好看上获得效用的人。其他的效用对我而言几乎为0。所以下篇我会展开论述,我的效用是如何具体体现的,我与别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以及我为什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读者可以自己先行判断一下你的效用更多是来自于上文中所述的哪些方面,哪些是真正带给你效用的,以及哪些是你通过其较高的社会价值以为其带给你效用,从而确定你可以改善的方向大概是哪些方面。
最后一点无用的碎碎念:我之所以开始梳理这个主题,是因为我愈发地,几乎无法从任何具体的事情中获得效用,而这个状态已经超过一年了。我不是说完全没有,而是说,很少,无法支撑我正面地看待活着这件事情。而我想在选择离开之前,想一想这个问题,也许可以让我倍感煎熬的人生不那么难熬一点,也顺便给其他人一些启发。
另外,我也常告诉自己,如果将人类比成机器,那么我以及少数类似于我的人,就是那些在保修期内其实就已经坏掉的机器。这毫不可耻,因为机器尚且有一个合理的出厂不良率,人也如此,我就是个不良的产品,仅此而已。所以,你看,我作为一个宿命主义者的核心观点其实就出来了,人的很多特质从你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所以有些人就是爱奋斗,有些人就喜欢躺着,再有些人极端如我,根本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这就是每个人不同的出厂设定。我所能做的,只是顺着我的出厂设定,做一些小修小补。当然如果你想反驳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很重要,那就是你对。毕竟其实你也没办法证明清楚,你的主观能动性真的不是遗传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