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推理小说史,但是ChatGPT。
以下内容全部都是我前段时间用ChatGPT生成并精简修改的。发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各位在写作研究评论文章时如果有用到AI工具都能在文章开头明确指出,并标明由AI生成的段落。在我个人主观看来,使用AI却不主动明确告知读者就跟不列出参考文献一样混蛋。 —————————
对意义和目的的强烈追求根植于人类的进化史和自我意识,因此我们通过使用神话、故事和宗教信仰来创造和维持意义。这对塑造我们的心理、行为和经验有强大影响,为理解世界提供了帮助驾驭存在的复杂性的框架。但当个体身份和社会结构过于依附特定的意识形态或信仰体系时就会变得僵化和教条,从而导致冲突和痛苦。“存在论”认为人类是于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其本质是自我意识和选择,与历史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将侦探/犯罪小说中类型变化的意义视为文学形式与社会变迁相互关联的表现。
古典侦探小说通常呈现相对简单明了的道德世界,这种世界满足人们对于正义、秩序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古典侦探小说的故事情节往往围绕犯罪事件发生和破案过程展开,最终基于稳定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揭示罪犯的动机与过程,强调责任,为社会带来安定感。人们在这种社会下具有明确义务,且主角通常是优秀的侦探或警察。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到来,这种观念和规范逐渐崩溃,人的行为变得更复杂和难以理解,这也导致小说类型发生变化。现代犯罪小说中犯罪不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而是需要深入挖掘犯罪背后复杂原因的社会问题。现代犯罪小说更注重反映社会现实,更强调对社会矛盾(包括阶层、种族、性别、政治、文化等方面)和人性复杂性的揭示,但该类型小说往往缺乏古典侦探小说中清晰的善恶界限和道德判断。
20世纪初期黑色小说通常描绘无法摆脱的命运和个人悲剧,这与强调个人生活的困难和社会压迫的左翼工人运动的影响密切相关。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社会不断发展,消费主义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20世纪中期以来黑色小说风格也出现更多大众文化元素,开始描绘城市化和现代性世界中的犯罪与罪犯。但技术化和媒体的发展使得艺术和文学受商品化影响,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的兴起也导致社会的标准化和同质化使得个体自我被消解。
现代社会中充斥着道德虚无主义与存在主义焦虑,传统道德价值观已被动摇,导致人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到迷茫、困惑和失落,这也充分体现在冷硬派小说中角色们往往感到生命的虚无。但小说主题同时也强调个体的追求和反抗,我们可以将其聚焦于跳出规范,寻找自己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超人(Übermensch)概念。冷硬派小说中的角色常常是在现代化过程中被排除在外的社会底层,他们往往无法获得合法生计和价值认同,处于焦虑状态,因此试图通过犯罪来摆脱困境,对社会进行反抗,但最终却不可避免地被同化到现代化的机器中或沉没于社会漩涡中。在这一过程里另一些角色则尝试自我创造,从而达到某种程度的自我超越。例如小说中的私家侦探用思考和个性解决案件来展现超人形象。
侦探/犯罪小说类型的变化也与人类心理的变化和进化密切相关。古典侦探小说往往基于理性推断和逻辑推理,一直强调犯罪的理智和对动机的心理解析,但这种分析往往只是表面,很少涉及深层次心理动机。随着精神分析学科与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现代犯罪小说也开始更加关注情感和情绪的表达,以及人类内心深处的冲动和欲望。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孤立无援的人最终的犯罪行为反映了其对现代社会绝望和无助的表达。这也使得现代犯罪小说往往通过对角色间的心理互动,尤其是从罪犯的内心开始探讨,挖掘其原因。
权力与知识的紧密关系不可分割。权力不仅是统治关系,还是知识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反过来又会支持和巩固权力存在。国家间竞争与敌对的关系导致的强烈政治压力和对知识的操纵也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在美苏冷战时期,黑色小说也受到影响,许多作者开始将谍战元素融入到小说中,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紧张不安。同时这些小说也被用来传递某些政治信息,比如反对共产主义和支持西方民主。
随着反对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后现代哲学兴起,它强调个人对世界的主观体验,真理与现实是多元和不确定的,任何事物都没有单一的、固定的本质,而是由各种不同影响因素和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权力所构成。在冷战/后冷战时期这种多元性被进一步加强,因为不同政治和文化立场间存在剧烈的分歧和对抗,后现代哲学也对此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在这样的环境下侦探小说不再仅仅是推理的谜题,而是可以呈现出不同真相和解读方式的开放文本。这种开放性在古典推理小说中很罕见,但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相当普遍。对故事和人物的描写不再像以前那般简单明了,而是更为多重:结局模棱两可,人物命运有待解读。“whodunit”有明确指出真凶身份的最终解答,而后现代侦探小说通过复杂叙述结构、模糊人物描写和交错时间线等手法使得真相变得不确定从而赋予更多意义,比如对权力、语言和意识形态的批判。对现实的质疑和挑战也使得后现代侦探小说开始出现更多新的风格和主题,更具深度和复杂性。
资本主义不仅是抽象的经济体系,也是植根于日常生活的实践和行为。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背景下,亚洲国家人民越发受到全球经济和文化力量影响,例如跨国公司崛起和市场化导向政策的传播导致本土经历,包括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和经济活动的传统都被重塑。这些变化有助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然而日本及其它亚洲国家与西方在贸易、安全和文化差异方面存在紧张关系,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与其后的亚洲金融危机亦可看作是这些全球经济力量及日本高债务水平和依赖出口等本土因素的产物。这与亚洲国家人民的日常息息相关,因为他们不断应对变化的社会与文化景观的挑战。
“日常”塑造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与对世界的理解,其与“非日常的危机”并非不可调和。事实上来自政府与其他组织及个人间的混乱冲突往往扰乱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要求他们克服具有挑战性的新“空间”。在极端环境下,如战区(物理动态空间)与监狱(社会秩序空间),人们被迫陷入以生存为首要考虑的境地,日常叙事被满足基本需求的紧迫斗争所消耗。
侦探小说常常创造独特的空间以探究虚实交织的边界。社会现实由符号系统通过生产实践构建,从而支配人们的想象和行为。建筑空间常常是这些符号的重要表现场所。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强调形式和功能间的关系及建筑的社会和文化作用。“机器美学”概念认为建筑应高效、精确地运作,同时服务于社会和人类的需求。侦探小说作者会将故事构建为一个逻辑性的整体(包括一系列房间、通道和隐藏区域),同时也在虚构空间的设计中利用这些意象与象征来提供线索和表达主题。
侦探小说的宏观空间(如城市)和微观空间(如受害者住所或嫌疑人藏身处)是有机联系的。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伦敦成为宏观空间,反映了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特点,包括社会阶层分明、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和现代化、殖民主义扩张等等。这些社会历史条件为侦探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行为提供了背景和语境。
特殊建筑也在侦探小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火车成为特殊建筑,它既是交通运输工具同时也是封闭空间,代表了人物的各种社会地位,也体现了当时的旅游文化。某些特殊建筑如荒凉的古堡成为犯罪现场则反映了欧洲中世纪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古典侦探小说中的“密室”反映当时的建筑和技术水平,通常需要一位卓越的侦探运用极端的个人智慧和推理技巧来揭示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和动机,解决犯罪之谜。然而现代犯罪小说更加复杂,通常涉及世界中多个地点和复杂的犯罪网络。侦探往往是需要通过信息与技术共享来协作解决问题的一组人,反映了当今全球化经济和信息化的现实条件。当然全球化世界也可被视为密室,尽管这个“封闭环境”非常大。
啊看到没电脑2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纯机翻】可口可乐化/可乐殖民主义(Coca-Colonization/Cocacolonization)相关两篇 (1人喜欢)
- 【纯机翻】蒂莫西·莫顿 Timothy Morton《这种生态学的思想 The Ecological Thought》第二章:黑暗的思想
- 【纯机翻】Lisanne Bainbridge《自动化的讽刺 Ironies of automation》,被引用次数:3480
- “天谜地解”的原意究竟是怎样被中文推理小说爱好者望文生义的?【内容补充,未完成】 (13人喜欢)
- 【纯机翻】普罗米修斯的形态学、文学地理学和地球伦理学项目 | MDPI Open Access Journals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