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森《爱若斯,苦甜》(22)爱欲逻各斯
【译文仅供学习交流,勿作商业用途】
译 / 奥夏(Ohia)
更快乐的爱!更快乐,快乐的爱!
约翰•济慈,《希腊古瓮颂》
斐德罗迷上了雄辩家利西阿斯的作品。它是“爱欲逻各斯”(227c),利西阿斯发表了论爱主题演说的书面版。它有个有意矛盾的论点。利西阿斯论证,比起爱上他的男子,美少年不迷恋这个男子,并且他列举许多例子证明,作为爱欲伴侣,非爱者更适合爱者。当他盯着这部作品的文字时(epethumei,228b),欲望搅动着斐德罗,并且当他向苏格拉底大声朗读这部作品时,有形的欢乐令他兴奋(234d)。斐德罗认为这部作品就像是他的paidika或心爱的少年,苏格拉底观察它(236b)并把它作为诱惑的工具,吸引苏格拉底超出城市界限在开放的乡村狂欢阅读(230d-e; cf.234d)。从苏格拉底那里,阅读引起坦白,他本人是“逻各斯之爱”(Andre philologo ,236e; cf.ton logon erastou, 228c)。爱若斯和逻各斯在《斐德罗篇》里一起相处融洽,与一个指关节的两半一样密切。让我们了解它被创作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