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研读医学,并将心理学和哲学相结合,四处讲学,探讨精神医疗里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他将其称为“意义疗法”。二战后对弗兰克尔和那些和他一起从集中营获释的人来说,他们所抱的希望都在重获自由的那一刻幻灭了——他们在乎的人都死了,他们的家人和朋友都消失了。
但弗兰克尔重获自由之后撰写了有关适应性和精神救赎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在书中,他不仅通过自己在集中营里的恐怖经历阐述了他创建的“意义疗法”。他在书中写到:“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抱持什么态度的自由。”
在经历了人生劫难之后,弗兰克尔选择了再婚,还生了个女儿,在学术上辛勤笔耕,发表了大量论文,并在全球各地进行演讲,直到他九十二岁离世为止。
在我的线圈笔记本上潦草地写着一行字:‘反应’与‘回应’,前者是条件反射,后者是有意识的选择。
即使是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我们还是可以选择如何回应。也就是说,当约翰面对他母亲和孩子的去世,当朱莉面对绝症,当瑞塔面对遗憾的过往,当夏洛特面对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也都有自由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正如温德尔说的,我也可以选择——那个囚禁我的牢笼,栏杆两边都是敞开着的。
弗兰克在书中写到:”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还留有一些空间,这个空间允许我们以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我们的回应方式。我们所作出的回应包含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这意外的发现就像我的现实处境在平行世界中的镜像,我被震惊了,忍不住想要跟温德尔分享。我找出了他的邮箱地址,写道:“这不正是我们那天所聊到的吗?我想关键就在于要找到那个难以捉摸的‘空间。”
几个小时之后,他回信了:我一直都很欣赏弗兰克尔。你引用的句子非常美妙。我们周三见。这个回答非常温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