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怎样自在地活
查看话题 >去不同文化里拥抱更鲜活的自己
上一次出国还是19年,我太久没有换文化环境了。 上周在菲律宾度假帮我找回了久违的感觉。
就是,在中日韩之外的任何地方,我都是充满自信,从来没有容貌身材焦虑,怎么看自己怎么顺眼并且一直能在环境中被夸赞的。我胖点儿也好,腿粗点也好,我根本不在意那些细节,没人在意那些细节!
前面这些年,在上海市中心久了,日常接触的看到的人都那样,我心里的尺就变了。
我住在徐家汇,前公司在静安寺,前前公司在梧桐区著名网红打卡路,看着这些地方路上的人,一个比一个漂亮精致会打扮,纤细无暇肤白貌美年轻态——这太常规了,谁不是这样呢?不这样就是低于平均了。我的工作又一直是需要品位和审美的领域,在公司的团队合照里,很明显我已经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了,要不是我也去其它环境,我很难自认外貌及格,而应该在最底层才对。
当环境都这样,大家都这样,没有人觉得我们在过于苛刻地要求自己、看待自己。大家都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在关注皮肤、身材、年轻态,大家自我审视、彼此审视得都很细致,一切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我看上去没有变,我并不苛责自己,但是,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菲律宾,我非常好意思穿露出我的粗腿腿和看得出肥肚腩的衣服,我仍然感觉很好,完全不影响我飞扬跋扈。而在上海,我做不到,我会在穿着上扬长避短,我无法那么自在地一边暴露缺点一边怡然自得,这个环境就会让我为我的不到常规标准而感到不自在。
包括这个环境里大家都在追求年轻,说人年轻是夸奖,显得年轻肯定是褒义。这个绝对也在裹挟我,让我时常忽略我本心根本不在乎年轻,我只想有魅力。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魅力,我希望被认可当下这个年龄阶段的魅力,而不是显得年轻然后还是被认可年轻的魅力。
我以为我已经是很自在的了,相比同环境里的其他人,我已经是松弛、不苛求又有自信的了。而再次出国之后才回想起真正自在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区别在于,你要逆环境而行坚持做自己的自在,和顺环境而行一边做自己一边被主流认可的自在。 哪种自在更自在。
要不是接触了25岁以下的弟弟,在国内我很少被夸。漂亮、可爱、有魅力等等这些,很少很少。国人性格普遍太内敛太难夸人了,两性关系或工作中都是,不批评就是不错了,要到能夸两句的地步,那得非常优秀出色了。 一方面得你真的很漂亮才是他们心中可以夸的水准,就是人群中的前10%吧,要不然中位数他们有什么可夸的,另一方面就算真觉得你好看但出于各种复杂别扭的心理,他们就是说不出口。
他们普遍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整个气氛压抑。
此外,我不知道是否还有其它地方,他们对和其他族裔婚恋的女性有这么大的恶意,给她们扣放荡、口味重、没人敢要了等等的标签。他们就是想用最恶毒的言论去阻止她们对外尝试,只能接受本土市场的供给。 虽然审美偏好有一定差异,但整体来说外貌在本土市场是及格水平的东亚女性,性格不内向愿意社交的,在外面很容易就是天菜,是几乎所有族裔的天菜。
我身边有非常多真实案例,比如巴黎时的好些中国女同学,在巴黎这么个华男质量很差(比美国差多了),法男质量很好的地儿,人家就是不愿意接触老外。
絮絮叨叨了这么久,记录一下旅途中的脑回路。
Alpha101x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对关系开窍的标志:懂得把握权力的天平 (28人喜欢)
- 有毒的婚恋观是如何让女性既更想结又更想离 (26人喜欢)
- 她们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自己想要什么 (24人喜欢)
- “我是怎样,你就要懂得欣赏怎样” (20人喜欢)
- 一碰男人世界就乱了背后的心理机制 (3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