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馆杂话之第一期
我成酒馆“大姐”了


“我知道你的目的” 说起来,我为什么要去酒馆兼职呢?一是他们的酒馆更像一个卖酒的文艺咖啡馆,二是我想有接触更多不同人的机会。正好这时候大学同学的酒馆需要周末搭班兼职人员,我先尝试着向同学传递了想去的意愿,原本担心他会碍于同学的关系而当作玩笑一笑而过,没想到他同意了,于是我在第二天就去店上走了个过场性的“面试”。 我们在坐下来开始“面试“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就直接拆穿了我的真实目的。“我知道你想来这里的真正目的是想接触更多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氛围,所以我才答应的。”

“来这个店的客人大部分都属于心情愉悦的,你可以慢慢感受。” 就这样,我从面试第二天开始正式成为了酒馆兼职人员,开启观闻人生百态的新旅程。

小伙伴 第一天是实习期,我怀着新鲜激动的心情提前去了店上,认识了第一位小伙伴——交大法学硕士“小梁”。(请记住此人) 当晚正好另一个同学老板值班,我俩趁着不太忙的空隙坐着唠嗑,其实主要是我好奇其他小伙伴的基本情况。一直以来,在我朴素又浅薄的认知里,酒吧兼职或者正职的人大部分属于文化层次略弱且生活无奈的类别。而同学老板的回答足以证明我认知的偏见和思维的刻板,三个店现存的、曾经的其他小伙伴要么是高学历者,要么白天还有一份不错的常规工作,他们选择在这里兼职的理由可能更多的是喜欢酒馆的环境氛围,体检不同的生活经历。 于是乎,我学到了,别让自己的经验固化了自己的思维,更别让自己的思维禁锢了自己的格局。多出去走走看看,生活真的可以丰富多姿。

接着,第二天,我认识了第二个交大硕士“李哥”; 第三天,认识了爱整洁勤收拾的“BOBO”; 第四天,认识了东北温和小伙“小康”。2月中旬聚餐时还结识了其他几个小伙伴,不一一详说了。(主要当时忙着卖力炫饭+推杯换盏,跑题了) 所有小伙伴给我的感受都是有趣、友好,而且个性各有千秋。

我被“大姐大”了
这是一个忧伤的插曲,但更多的是我想提起我那40米的大刀。
上班第一天,老板把我拉入了酒馆工作群,他是这么介绍的:

咋?多个“姐”字烫嘴还是绕舌?我且忍。
按正常剧情,小伙伴看到就会当作玩笑,不会真的叫“X大姐”对吧;可人生呐,总是不走常态拐意外,上面的👆“小梁”同学在我第一天和他搭班的日结单上十分“乖巧规矩”的写着:XXXX大姐!!!
听我说谢谢你!!!

他说他不是故意的,我说谢谢你全家,而且我40米的大刀想和他亲密接触也出于真心的,你们信吗?
于是,经此一“劫”,我在酒馆的角色被彻底定格为“大姐”。 好了,今日话痨到此结速,神仙“大姐”吃个可颂磨刀去。

ps:笨皇后这个开心果可颂太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