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苏记day2莒县定林寺刘勰·曾子书院·常山东坡狩猎处·东坡求雨处

20230409
第三站:刘勰故居
这站与东坡无关,大家都知道刘勰写过《文心雕龙》,但此程寻访他的故居,是韦力老师想写他史学方面的成就。
刘勰(约公元465年~?),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宋越骑校尉刘尚之子。
少时家贫笃志好学,依靠名僧僧祐,学习儒家和佛家理论。撰写《文心雕龙》,得到宰相沈约称赞,授奉朝请,历任临川王(萧宏)记室、步兵校尉、太子通事舍人。昭明太子萧统去世后,内心伤悲,请求出家,没有得到梁武帝许可。于是,烧发明志,法号慧地,出家并圆寂于定林寺。
《文心雕龙》引论古今文体及其作法,与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并称文史批评三大名著,奠定了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这是我见过树围最大的一棵银杏树










第四站:曾子书院
这站是顺路访的书院主题的内容。
这里无疑是新建的,但是韦力老师已经对此持宽容的态度了。恢复新建书院,说明意识到这些的价值,总比都建成酒店什么的强。






午饭

第五站:东坡狩猎处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从词史的角度来论,苏轼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更具划时代意义,正是因为这首词的出现才有了“豪放派”之说。因为他的一首词,开创了一个词派,这个派别就诞生于密州。
常山东南塌山有一片坡地,名黄茅岗,是词中的打猎处。
寻访中,第一次司机定错了入口的位置,从南小门开始上山,但是怎么觉得也不可能在那么高的山上狩猎。问了下山的路人,对方很诧异,说我们大可以开车到另一个门,又近,路还缓,现在这条路要翻过山去再转路去出猎处,并强调我们现在这条路是给减肥人士设计的。
赶紧召呼众人下山,驱车前往文博苑广场那个门。因为已经四点半多了,担心不让上山,有点慌。到了大门,顺左手边的路,一路打听,路过一片杏林,看到一块石碑,上书五个大字:东坡狩猎处。





第六站 东坡求雨处
从狩猎处继续往前,到达雩泉
苏轼 《雩泉记》:“庙门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车轮……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 雩泉 。” 宋 苏轼 《留别雩泉》诗:“举酒属雩泉 ,白发日夜新。何时泉中天,复照泉上人。”《嘉庆重修一统志·青州府一·山川》:“ 常山 :在 诸城县 南二十里…… 苏轼 祷雨於此,名曰雩泉 ,因搆亭其上,作《雩泉记》。”





晚餐
又遇到拌蒜,比昨天艺术点,都拌出花来了。


今夜依然宿于诸城,洗衣房边等边写日记。

借纸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朝鲜本?和刻本?活字本??? (21人喜欢)
- 图书市集上体验了一把卖书人角色 (21人喜欢)
- 简单爱——古籍修复日常使用工具 (42人喜欢)
- “付之梨枣”——与梨花有缘的原因 (22人喜欢)
- 三星堆笺谱 (3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