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当我们勇敢地去探索黑暗时,我们才会发现光明的无穷力量。”
"只有当我们勇敢地去探索黑暗时,我们才会发现光明的无穷力量。"——《无所畏惧:颠覆你内心的脆弱》
最近我开启的这本书名字叫:
在里面看到了下面这句话:
怀旧也是一种危险的比较方式。想想看,我们有多少次拿现在的自己、现在的生活与回忆比较,而这些回忆其实早已被怀旧情绪修改得面目全非,根本就从未真正存在过,我们却由此陷入遐想:“记得那时候……正是那些日子……”
在我变得忙碌不堪重负以及分手的那段时间,我总是在对比,以前的我怎么样.......以前的生活怎么样......可我知道那不是真的。
真相就是我厌恶毕业之后的生活,真相就是我从未对自己产生满意,真相就是我和我的伴侣都曾对彼此失去信心过。
即使稍微表现出一点优秀、成绩以及一点夸奖(你看,我对自己的不自信都要用"一点"来做量词),我都不会拥有太大的喜悦,更多的是怀疑。
但是我接受不了任何批评、指责、说教,事后背地里反思为了想做完美的自己他人眼中的自己,我没办法让一件不悦的事瞬间过滤,其实我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听自己认为想改的意见,其余滚蛋。
我把所有意见都牢牢抓在手里,以为我只要那么做了每个人都会喜欢我。
真相不是这样的,这样只会变得越来越讨好,这就是为什么我总会遇见一些利用我的人的原因,说好听点抓住了我的善良,说难听点就是利用了我的弱点。
曾几何时,我的文艺、无病呻吟让我引以为傲,我喜欢这种"不一样"的感觉,这是我从小到大都在追寻的,我喜欢的一切都要与众不同,直到新媒体的出现,我才接受了我很普通,我喜欢的东西也不过如此,但我依旧精心布置我喜欢的一切。
心理书籍改变了我对同一件事的看法,给我提供了另外一个故事版本,也给了我一个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它让我学会把自己的感受真正放在第一位。
它也告诉我,脆弱、有情绪这不是错误,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可以表露出来,慢慢与人产生信任的链接。
今天是休息第4天,我脑子里其实一直都有"评判我"的噪音和想法,我的腹部在放松和紧绷当中横跳,也依旧会有微信、电话来打扰我的宁静,我也任由这些事发生,因为外界的事不由我掌控,我该掌控的是我的生活。
接下来:
- 想养一只猫(深思熟虑了半年)
- 布置5月订婚
- 继续每天看书籍,大量大量的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看
- 养植物
- 布置舒服美丽的房间(在咸鱼用1个香薰的价格买了3个香薰)
- 勇敢的拒绝他/她人
- 工作之余,让生活真正回归吧,回归到属于它的模样
- 接触大自然(这个不知道能不能做到,我把自己封闭太久了)
- 每周至少一篇豆瓣日记,不限主题,算是我的情绪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