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家长,就是放过自己
上周有朋友找我,关于孩子小升初,想跨区海淀民办学校。
我知道海淀教育资源比较紧张,虽然很久没有联系,但我也能理解作为父母的心情。虽然我也没有资源和能力帮忙,只是帮忙问问同学朋友。
孩子本身条件挺好的,市三好,奥数一二名都有,就是想跨区去海淀读民办,当然也是海淀比较好的民办学校,我想这也比之前其他朋友的要求接地气多了吧。以前动不动听到都是为孩子争取进中关村三小,北师大附中,人大附中……都是这样的,突然听到一个要求去海淀读民办中学的,把我给弄迷糊了,我想以这孩子的条件,听起来应该不那么难吧。
我开始问朋友同学,谁知道第一反应都是:你干嘛帮人折腾这个?
放过我吧,太累了!
海淀资源比较难,太卷了!
不认识呢,如果不符合入学条件或者是很好的学校那还是有难度的。
看着很多回复,其实感受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是朋友间的亲疏关系,一方面是区域教育资源的巨大差距,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教育的目的,作为家长在这条路上如何走下去。
我有一个微信群,当年是因为居住地和校友为了一起玩耍成立的,但后来就成了一个鸡娃群。由于地理位置,这还是比较佛系的鸡娃群。但我还是觉得太卷。
在帮这位朋友的过程中,我也切实感受到了很多亲疏关系,家长的不易。然后,我觉得不当家长,才是真的放过自己。
想起跟朋友开玩笑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她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