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观看
《天窗》
永远爱在戏剧舞台上看人谋杀和吵架 上半部耐心的铺垫引入下半部丰富的争执 议题多元且极贴现代人的生活背景 代入感和带来的思考远超宣传的“美食剧”等噱头
上半部结束到下半部开始时我还觉得讽刺 一对痛苦、愧疚、咆哮的男女 仅在一度春宵后都笑意盈盈、轻松幸福的样子 我还在想道德在所谓爱情面前是否不值一提的时候 他们“轻松幸福”的对话就卡壳了 吵架的基础是男人认为女人现在的生活是刻意的自我折磨,深层的原因是为了“逃离他”,一切都没有意义 女人认为男人自我中心,无法理解她目前的生活的意义 在两人充满积怨和讽刺的、并不按部就班盘逻辑的争吵间 后又插入了阶级矛盾、教育方式、单纯个人情绪发泄、过往情感结束原因、对人群标签化评价 等等的问题
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有:
道德:女主的道德准则在 可以睡朋友的丈夫 但前提是朋友不知道 朋友知道后她没有承担任何责任 选择直接消失,我觉得道德真的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她的每一个行为/决定都有可商榷的线在 每个人的线/准则所在可以说都有不同 “给别人道德要求”是在以怎样的标准提要求呢
爱情:使男女主地下情6年的原因是爱情吗 如果不是 为什么他们会在结合后从沉痛变为愉悦 如果是 为什么他们在这个晚上才发现双方这么大的三观冲突 因为之前女方一直在男方认同的生活框架下生活、避免了矛盾?是女方尚未独立探索社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而在糊弄自己?是偷情这个大前提带来的痛苦和负罪感,让一切都围绕着“爱情”而掩盖了其他生活问题(“因不可告人而更纯粹”)?不管怎么说,男主确实有“无法接受女主作为独立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的倾向,也就是所谓的爹味吧
commitment:男主评价女主“爱一个人群很容易 爱一个实际的人很难”“没有交付过自己的真心”“事发后完全没听自己的意见,跑太快” 女主觉得自己曾经付出的感情就是交付真心、而“和他在一起”本就不在她设定的范围内,更何况她认为男主是故意捅破给妻子 这一点真是“这很难评”,可以结合前两点考虑吧
这些很多的问题也可以放在一个框架下来探讨:除开爱情以外我们是否能跨越其他矛盾 我觉得沟通方式和一方对另一方控制欲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最基础的原则性问题/三观不能差太远
——————
《二十九》
像花了钱看别人做的一场梦 情绪和观感都完全没办法投入的 审美跟不上 比起舞剧更像行为艺术展
—————————
《宇宙探索编辑部》
很难解释地觉得感动和浪漫 可能因为自己缺乏 就对他人的执着(甚至偏执)和沉迷非常欣赏 当然也在于老唐整片寻找宇宙不语其他 最后的答案却在女儿 老唐和孙一通越是精神病的表现 越是让他们在认真解释时显得真挚
“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既是谜题 也是答案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