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終於又來到香港,或者確切地說是“美麗新香港”。被分隔了三年後,重新來到這個城市,今時早已不同往日。
簽證遠在二零二零年就過期了,住家附近的自助簽註機始終處於關停狀態,無奈只能去出入境大廳排長隊。口岸到處都在施工,原本的大巴售票點關閉,也沒有告示指明如何購票。茫然間,看到一個客運商二維碼,掃描完發現是網絡購票。可運營公司和線路,並非是我往日所習慣乘坐的。在海關處,需要填寫各種資料,令人痛惡的“健康碼”仍然存在,只不過綠碼變成了黑碼。簡單背了個帆布包,也被要求過機檢查。我明明早已按往日的方式購買好了香港的上網包,可過了關,掏出手機,屏幕上卻是空白的信號提示。
連鎖反應還在繼續。登上過境大巴不久,車子就拋錨了。司機說,因為三年時間大巴一直停在車庫,缺乏保養,水喉爆嗮。等了半個鐘,換了輛車,到了下車地點,離目的地還有一段距離。只能放棄了計劃中的意大利菜,憑著記憶趕到了文化中心,總算及時趕上了電影。
看完兩部電影回程,最近的海港城大巴票已售罄,便選擇去搭地鐵。掏出八達通,可地鐵閘機卻提示票證已失效。原來只要超過一定的時間,八達通就會失效過期。這很符合常理,如同《重慶森林》的劇情,什麼東西也都會有一個日期。簽證會過期,健康碼會過期,大巴車會過期,八達通會過期,聯合聲明也會過期。過了這日期怎麼辦呢?
一切都需要由頭來過。
十年前,我來到深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緣由,就是在香港能看到想看的電影。現在,我擔心這種自由,也會慢慢消失。事實上,這正在發生。我在劇本裡,讓我的主人公,接受現實,不再憤怒。現在看來,只是一種一廂情願。我因為這趟旅途的一點點不順心,就會變得暴躁。面對諸多改變,面對無法擊敗的對手,作為這座城市理所應當的主人,他們如何選擇今後的路,都是無可指摘的。
潮汐都會有漲落,一時的得失也不用太過在意。長期地關心這片土地,並且好好生活,才是應該做的事情。趁它還保有彼時的模樣,不妨多到這片不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