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豆瓣社区
搜索:
搜索你感兴趣的内容和人...
首页
浏览发现
话题广场
快速注册
滴!请接受来自古代茶迷们的饮茶邀请
专意唯生物科技
2023-04-03 10:29:34 广东
风炉煮茶
古人九大雅事中流传至今最为日常的便是品茗了,东方哲学崇尚上善若水、清静无为,茶文化是高度契合了东方哲学思想的生活文化,喝茶静心平气不似饮酒那般让人变得疏狂豪放,无论是白丁还是鸿儒都需要茶的陪伴。唐代茶的盛行后引来大量诗篇去吟咏茶的同时也引来了几个疯狂迷弟:苏轼、白居易、卢仝、陆游等诗人都写了相当多的茶诗。
苏轼
青烟白菜炒米饭,氐壶天水菊花茶。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不仅是文学上的奇才,在对美食饮茶方面都留下了属于他的印记,在茶道方面更是有匠心独到之处。北宋时期喜爱品茶之人不胜枚举,但苏东坡绝对是不得不提的重量级爱茶人士,品茶、烹茶、种茶都难不住他,苏轼在任徐州太守时曾经作有《浣溪沙》一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生动描画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他认为茶可以帮助激发创作灵感、消除困意、清明身心。可谓居家旅行必备良品。在苏轼起起伏伏的人生之旅中一直与其为伴的便是喝茶,苏轼写了很多与友人饮茶、赠茶相关的诗,可以说茶是苏轼友情连结的桥梁。公元1073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曾经因病告假,游湖上净慈、南屏诸寺,晚上去往孤山谒惠勤禅师,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觉病已痊愈。便在禅师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苏轼也在《仇池笔记》中记录了一种以茶护齿的妙法: “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巅峰期,无论是外在的饮茶技艺还是内在所包含的人文思索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与融合。
陆游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是写过茶诗诗人中贡献茶诗最多的一位,陆游不仅是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位茶人,出生茶乡,与茶为伴,做过茶官,归隐地也是茶乡,且以陆氏桑苎家风自诩又自号茶神可见爱茶之心,今尚存高达320多首茶诗,对种茶、制茶、品茶、识茶、茶具、茶艺、茶叶贸易等均有涉猎。陆游的茶诗中非常细微的展现了宋代的与茶有关的生产活动如茶叶生产、加工、贸易并且将宋代的茶艺也展现给我们如煎茶、分茶、斗茶等,陆游的茶诗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层面的赏茶。陆游也是首个在诗中提及花果茶的诗人如菊花茶、茱萸茶、姜茶、橄榄茶等。普通百姓在难于喝到佳品茶的情况下会对苦涩的茶叶进行加工调味也就是会加入橄榄或一些利于身体的中药材。窗下初收剥啄棋,疏帘窣地画阴移。下岩石润挥毫後,正焙茶香落磑时。癃老入朝元是错,期年决去已为迟。天公赋予谁能测,只吝功名不吝诗。陆游对茶的高度追求与赞赏也涵盖了他对茶性空灵的向往在被屡遭贬斥备受冤屈的日子里能如茶水一般清净本心,陆游写茶诗明则记录了生活中的茶事与闲情逸致实则暗含了对当下时代世情的思考与人生态度。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唐朝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又曾官太子少傅,后人因称他白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邦。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和元稹友谊甚笃,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在茶诗中有一类特别的题材就是答赠诗,诗人收到友人赠送的好茶便会回诗一首以表谢意,其实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朋友圈收到朋友的礼物拍照晒图,古代不似现代交通快递如此发达,能够及时收到朋友的好茶也是朋友费了相当多的波折,唯有写诗一首来回馈心意,诗中的别茶人既是品茶人也是送茶人。在白居易的茶诗创作中可以窥见他的心境转变,从意气风发的登科时却仍有归隐心到被迁闲职受他人攻讦的痛苦如“暮宿五侯门,残茶冷酒愁杀人”再到后期的独善其身躺平心态写下的《两碗茶》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可谓是茶诗中的经典。
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卢仝因茶书与《茶经》齐名被尊为茶仙也是初唐四杰卢照邻的嫡孙,年少隐居少室山吟诗煮茶,他的《七碗茶歌》被誉为千古第一茶诗,日本品茶之人也会传唱此诗他在日本被煎茶流派尊为茶祖,诗风浪漫、纵横捭阖又奇诡险怪,得以独成一体,人称“卢仝体”这首千古第一茶诗的来源也是出自于对友人赠茶的感谢诗,收到了三百团阳羡茶的卢仝心情不亚于中了彩票,便挥挥洒洒写出《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首被后人截取出七碗茶歌的原诗,后又作《茶谱》,在儒释道兼修的当时茶禅一体,日本将唐朝的茶道文化保存传承并且形成了日本抹茶道与煎茶道,其中煎茶道就将卢仝的清风茶奉为煎茶精神的主干。卢仝的诗也是十分具有人文关怀的如: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体现了他关心底层百姓生活的爱民之心。茶不光是饮品,也是从古到今,贤人雅士、平民百姓的生活慰藉,茶从汉字角度去结构是人处在草木中,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也是内心的流露,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会与茶结缘,伴茶而生,而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也如这茶一般苦尽才能甘来,从上述诗人们的茶诗中可见一碗茶汤盛的是人情是相惜是释怀是人生。在现代生活的压力中,人们对茶更是生出了功能性的需要:加班需要提神、希望能够美容养颜、延缓皮肤衰老氧化、学习静心、调理身体。如何能够兼顾对茶的赏味以及身体调理呢?
茅根甘草乌龙茶
在陆游的茶诗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南宋时期便已有在茶中加入中草药的先例,也是民间生活智慧的体现。专意唯在传承于茶疗古方基础上并在近现代药理及生化等新型科学实验方法的推动下自1984年起,经历二十余载的苦心孤诣不断改良配方以及制作工艺,反复挑选满足高要求的药食同源的食材与乌龙茶,近千次试验下找到三种特级优质乌龙茶和药食同源中草药提取物复配厌氧发酵后推出这款茅根甘草乌龙茶,在满足当下人们品茶的需求更可以调理身心健康,十分适合我们在工作学习或是休闲之余去使用。
人文
美食
读书
© 本文版权归
专意唯生物科技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回应
转发
赞
收藏
专意唯生物科技
专心于科学技术 专注于创新发展 专意于中医弘扬 唯一的专利技术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