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近年来的发展及其原因
韩国电影近年来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享有越来越高的赞誉,2019年奉俊昊凭借电影《寄生虫》斩获奥斯卡多项大奖,使韩国电影崛起之路显得更为重要,纵观韩国电影,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的发展。
一、萌芽开端,本土化的触底反弹
韩国电影1988年——1999年时期可以划分为第一阶段,早期是美国好莱坞等外国进口大片的大量涌入,导致韩国电影本土化发展空间被极具压缩。随后在90年代政府出台政策积极倡导文化产业发展,韩国电影才出现新生机,再加上大批人才涌现,电影萌芽出现。但很快1997年出台电影分级制,以及配额的失衡,又一次打击了韩国电影,1999年“光头运动”之后,可谓触底反击。《生死谍变》成为本土化电影的亮色。
二、繁荣与危机,泡沫经济艰难探索
在2007年——2011年韩国受泡沫经济影响,起初人们还沉浸在“最好年代”的“成就”之中,《实尾岛》《太极旗飘扬》等影片获得高票房。但随后的韩国电影在不堪经济压力下出现了“瘦身运动"。以”大格局,小电影,全类型,多观众层“为稳定标准开始新创作,出现了如《我的野蛮女友》《丑闻》《老男孩》等。
三、抗争与发展,在政治强制反击中成熟
2016年是韩国电影发展关键节点,经过”世越号事件“的酝酿,韩国电影界再次对政治强制进行了反击,并且以对艺术的坚守发展了韩国电影道路,使其类型化与叙事风格逐渐稳定,形成了独具韩国电影风貌。例如《隧道》《釜山行》等具有灾难类型影片,《雪国列车》等好莱坞风格特效制作,或是《杀人回忆》《素媛》等具有现实意义影片。
四、未来可期,多类型韩式大片发展
而在当下,韩国电影迎来了新生的光芒与发展机遇。此前所奠定的良好创作环境与现实主义,多元类型风格为当下韩国电影提供了良好土壤,如今韩国电影以一种”类型叙事+作者风格”的策略在国际上获得好评。例如奉俊昊电影具有极强好莱坞经典叙事风格与现实批判精神,《汉江怪物》灾难背景下,人性的反思;《寄生虫》阶级寄生之间的丑陋;再比如李沧东以诗意风格讲述韩国平淡但深刻的现实《燃烧》与《诗》都可以体现。
韩国电影的发展可以带给世界与中国很多启示,如何平衡商业与艺术,家国政权与意识形态表达等,最根本则是在保留本土化电影民族风格基础上,融入国际市场与世界话语中,才能体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