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的神都洛阳行(二)
用白马寺打开中国佛教卍
本来计划洛阳第二天是去老君山,但本着对山水的不感兴趣兼之怕体力跟不上,果断选择去白马寺。只是忘记了当天是闰二月初一,白马寺有法会的……我大概好久好久都没有实地买票了,差点等到爆炸。
当我看到白马雕像的时候,就像第一次国博一样“书本照进现实”的感觉。经由白马自西来,佛教至此落中原。而作为不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看到这么多拜佛的人,只能一边不妨碍他们一边走马观花看看就“逃”。只有走到齐云塔这边,人才少一点,而且建筑才让我眼前一亮一点。


大概是这里太中规中矩了,我甚至并没有觉得它有什么(大概率是我根本就不懂)不过我留意到了一个不同的点“缅甸泰国印度佛教建筑”,震惊之余我更在想为啥我来这里之前除了导航公交线路,其他的居然什么攻略都没有做。
“我来泰国了,回去给你们绑个人妖回去”附上一张泰国佛塔的照片。提前过个愚人节也是不错的,可是居然没有人信。

要不,泰国没啥我去了缅甸?

印度就算了,泰姬陵不是佛教,这也没有

第二站,天子驾六博物馆
成功跻身我的游玩比最高排行榜(游玩时间/门票及附加费用)市中心的一个广场上,一座青铜雕像(好像是)赫然在目。我突然想起在古墓博物馆打车时司机提及的“市中心发现过古墓都填埋了,还有车马坑呢”大概就是这里了。

走进下沉的大门,30🎫的门票我还期待有什么惊喜。一个很小的展厅,展示陪葬的青铜器文物(我好像都在洛博看过)一个培葬坑的复制品,或许我该期待后面的车马坑。

其实啊,我已经在控制自己的参观时间了,但是这里其实真的很小。这里是洛阳市中心,这里是东周故地,驾六车马是天子的门面……这么想其实也不亏的(在我不知道美团上门票才25之前)

第三站,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当我们谈到隋炀帝,会想起扬州、高句丽还有京杭大运河。当我们提及大业年间,昏君、游乐、不恤民力,还有功绩“大运河”。此京非现京 此河非现河。那个时候,京叫涿郡,运河还是个“人”字型。两笔交点叫做“洛阳”。

大运河遗址,不同河道开凿和维护,船闸,连通器,大运河沿岸的经济繁荣……就像那一粒米的旅程,从遥远的江南水乡到形胜之地的神都洛阳,沉眠在含嘉仓里享受“极乐之乐”的时代里。

如果洛阳博物馆主打的是辉煌,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我更觉得是用极乐之乐说遗憾。那艘小船 从余杭到涿郡交汇在洛阳,站在这里运用最新的视听技术,就像真的回到那里。旅程结束,一片漆黑虚无诉说了极盛而衰的悲哀。

安史之乱、五代乱朝、陈桥兵变……洛阳的历史不喜欢提及宋,可能是因为定都开封吧,可能是靖康之耻?有人告诉我洛阳应该庆幸,庆幸这里不会被贴上靖康之耻的标签。洛阳也这样走向了平静,走到现在。
没走进博物馆之前我还做一个假设:是否可以沿着大运河北上直达大运河终点北京?……没有假设……假设不成立……
洛阳夜,应天门➕丽景门➕明堂天堂
呃呃呃,如何一分钱不花?不进去吧。其实就是打个卡而已……不花门票进去的地方都去了,花门票的都没进去……





最后一天,老君山⛰️
对了,大雾天没看云海没有日落,灯光也没看好就下山了。但是看到金顶了,吃了泡面,还给娘娘上了一炷香。搞了一堆图片,配了一大堆《赤壁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