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的奇异点
现在想来,我爸跟我继父肯定有很多内在的相似性(否则不可能被同一个女人青睐),举一个例子,这两个人都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在公众场合脱口而出评论无意间听到的他人闲话中的某个部分(这种“评论”多数是调侃&嘲讽,偶尔有批判),换言之,这两个人都有把言语从情境中迅速抽离出来,毫不费力地给出解释和回应的天赋。我从小跟他们混,自然也就耳濡目染了这个习惯,比方刚刚跟我老婆出去,旁边一个老头在那里很夸张地跟一个老太说:“我2012-13年就讲过了...", 我一边从他们身边走过,一边就跟我老婆窃窃私语:”2012-13年都过去整整十年了,你还事后诸葛亮个屁啊!“
我记忆中有很多这种碎片的脱口而出,口误,口头禅,破音和各种乱七八糟的怪话(之所以是怪话,就在于它们脱离了语用语义仅仅凭借语音就很有表现力,因为中空而富有张力),然后我很擅长模仿这些言语,不光我模仿,这些言语本身也会毫无征兆地涌入心头,把我逗得傻笑起来(也有不少情况下会把我惹得无能狂怒)。今天看来,我对无意识活动的敏感和探索不断需要动用这种随机截获,捕捉一闪而过的言语的能力。
另外,我从我爸那里adopt来的另一个言语习惯就是做出非常离奇和分离的比喻,就是听上去很不搭调但又因此很好玩的话(我觉得我所有写诗的天赋就来自于这里)。比如我爸当年评论胶州路大火,整体语调还是惋惜的,但说到后面就冷不丁来一句:“想想这些人被活活烧死,到最后一个个都跟电烤鸡一样(电烤鸡是大概世纪之交上海非常流行的小吃,就是字面意思,电磁炉烤鸡)。”我非常喜欢“电烤鸡”这个比喻,毫不犹豫地把它加进了我自己的lexicon,然后只要出现类似火灾场合都会使用,我使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发动攻击(多么乏味的动力学派术语),或者讲得再具体点:再现和享受纯粹言语的,带着点危险和不伦的乐趣。
© 本文版权归 Rafael Ca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Rafael Cao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萨德福音:向天主祈祷你能受更多的苦 (4人喜欢)
- 小孩被打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