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之后的13年(1)
2017年,我爸带着我,创业了,这六年,我们家仨人,在只有我们仨人的公司里,家庭里,忙活着。我不知道这样正不正常,但好像也就是我和爸妈生活下去的唯一途径了吧。
2010年,我带着600+的高考分数,从大连绝对第一的高中来到了天津大学。同时带着的,还有我的傲气和不可一世。当时我觉得我有了学习这把利器,全世界都是能打下来的江山。可当时,我已经是学习这条路上的强弩之末了。这一点,是我如今回想当年时的总结,是当下的我自己对当年的我自己的认知。
2010年到2023年,13年啊,我是蹉跎了呢,还是真正得到了救赎。我不知道。但这13年我过的很混乱,也很痛苦。反反复复,自己与自己斗争,在自己的躯壳里挣扎。我无法定义这一切的源头到底是什么。所以我用了大部分人的说法。命。一切都是命。
我记得当年开学是8月底,我爸决定开车,我们家仨人从大连到天津。其实我们家开车自驾有历史了,从我们家从本溪搬到大连之后,每年过年都是开车回老家过年。一直到2021年,我们才开始在大连过年。因为2020年我奶奶去世了。她是我祖辈的最后一个老人。我奶奶出殡那天,我爸爸当谁的面都没哭,后来我妈说,我爸单独跟我妈出去,在我妈面前哭的像个小孩。
写回来。自驾的历史再加上,上初中的时候,做轮渡载车到了胶东大地,开车把山东走了个遍。当时我们家的车还是第二代大众捷达。高中时候,我爸开着借朋友的PRADO从大连开车到长白山天池。一路山路加野外。还有过通过车辙判断选哪条路的故事。
2010年,应该是8月27、8号的样子,时间太久了,我有点记不清了。我们从大连出发了。一路高速,绕过了“鸡脖子”,出了辽宁省。我一路数着高速上驶过的载猪载羊载牛的车,心想着,这些可都是大家的口粮。到唐山时,驻足了一日多。主要是为了看大地震遗址。说也说不清楚,是唐山萧索的风格让我对天津的期待打了折。还是这一去可能就要展开自己的人生告别最爱的爸妈。总之,在唐山住的晚上,我大哭了一场。
到了唐山,天津就不远了。我们在从河北省到天津的那条路上,遇到了大堵车。路上都是卡车。周边的农民做起了卖煎饼的生意。车上的人都在车的掩护下,拉屎撒尿。
挨过了堵车,我们到了大天津。当时开到了天津的CBD吧,那个高大上一下子就把我闪到了。心情一下子也好了很多。
说实话我是个很依赖父母的人,但是会去天津读书,真是的对自己的认知不够清晰。至今我还在想,如果当初听了爸妈的话,留在大连,读东财,再在家人的关系下做个会计,会不会一切就不一样了。但我妈告诉我,别那么想。
报道的那天,我第一个到了寝室。52斋408,现在我们的寝室微信群还写着408这个名字。每每想到408这三个数字的组合,青春梦想等等的美好词汇就浮现在我脑海里。我会想到晚自习后的青年湖,湖边的静静矗立的红砖楼,楼边路上骑车回寝的同学。热热闹闹的热水间还有走路如飞的我对床。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不出意外的话,我会努力学习,处一个对象,认真恋爱,毕业,或者读研或者工作,然后结婚,定居在一个城市。可一切的前提,是,不出意外。
开学前为了参加天津大学最好的学院-----建筑学院的转系考试,临时抱佛脚,学了一个月的素描。并通过关系打探到考试题目,反反复复画着要考的素描和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