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慈寺中的独角戏



通往杨公堤和虎跑的南山路被堵得水泄不通,吉打来电话,得知我被堵在花港观鱼附近,急切地叫我赶紧下车,倒走几步就是净慈寺,关照我在那里等她。
净慈寺门前人马稀,比起街对面的花港观鱼和雷峰塔景区,净慈寺称的上是被游客遗忘的角落。售票处得知,今天正逢免票日,难怪到处堵车,心里暗暗为自己庆幸。进门就是一栋古色古香的钟楼,钟声朗朗久久萦绕,原来,这就是乾隆帝诗中的“南屏晚钟”。
从金刚殿拾级而上,至大雄宝殿、演法堂、净慈美术馆,一层有一层的风光,层层递进,目及之处越来越辽阔,夕照山上的雷峰塔、西湖的三潭印月和苏堤、层峦叠嶂叫不出名字的远山……直到无垠的天边,尽收眼底,鬼斧神功,简直是一幅瞬间展开的巨幅画卷。
凭阑远眺心旷神怡,不经意间我转了个身,顿时吊住了。在这佛法高墙外的角落里,竟然有一处美不胜收的仙境。那些不知名的树肆意的长,花肆意的开,藤肆意的缠绕,所有的一窝疯的生长,密密匝匝,层层叠叠,杂乱无章地簇拥在一起,从土地伸向天空,占满了整个山坡,就这样说不定已经上千年。我许久都挪不动脚步,也丝毫不想掏出手机拍照,只想让时间停止。一位寺院义工模样的中年女子靠在这仙境边上默默吃着午餐,她看着吃着,偶尔转头和我对视一笑。
等待吉的时间里,我几次绕回到这里,想弄明白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激动?是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吗?那么这与随处可见的自然风光到底哪里不同……要说特点,那就是无序,没有任何一种美的标准可以套用,词穷。还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此生不可能第二次遇到这样的美,所以只能用记忆将之定格,但也无法使之永恒。
在“仙境”的另一端,是一条寂静无人的小径,拾级而下,身边绽放的杜鹃花,娇艳欲滴,与寺院里参天的古树相映生辉,雷峰塔在纵横交错的枝叉和萌动的绿意间依稀可见。一步一景,似乎是从天堂走回人间的一段路途,每一步都想停驻,每一步都舍不得迈出,在一次又一次的得到、失去和再失去中,终于重返人间。不由感慨,美转瞬即逝,此时此刻此景,此生将无法再次拥有,因此值得百般珍惜。
因等待友人的机遇有了这一场净慈寺中的独角戏,与美对视,与己对话,无人共享。当震撼大到内心的激动澎湃起来又无处抒发的时候,泪水便禁不住满溢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