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新学校,不喜欢老师,妈妈应该怎么办?
你好,我是苗苗。
今天这个故事是关于朗朗的。上了初中,从普通公立小学到重点私立中学,一向佛系养育快乐学习的朗朗需要适应的过程,这个我是有思想准备的。
朗朗也是有适应的准备的,一个多月过去了,总算有点上道儿了,过程中也是有很多故事,这个我后面专题来写。
今天要分享的是另外一个故事。是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的。
1~
从朗朗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家一直都有分享的习惯。每天到家我们都要彼此分享一下上班的感受,上学的感受。
有天放学回家,朗朗非常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说,“妈妈,我不喜欢我们的某某老师。”
“哦?为什么呢”,“因为太严厉了,凶巴巴的,一点都不温和”,“还有呢?”“还有就是我说不上来,总之我觉得他一点都不友好”。
“好吧,那你再观察观察,我觉得可能是你们不熟悉的缘故,大家都要有一个彼此熟悉彼此适应的过程”。“那好吧”。朗朗回答说。
当天的这个话题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也没当回事。
过了两天,同样的话题又重复了一遍,也是基本一样的对话。
这次我觉得必须要重视一下了。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从上早教课开始,不管是课内课外,朗朗对教过他的每一任老师,都喜欢的不得了。即使有的老师,我们家长私下都有点小怨言,但朗朗都是赞不绝口,老师的优点都是如数家珍。
这次算是反常了,事出反常必有那啥,我必须得重视一下不是?
第二个原因:大家都知道,孩子不喜欢老师,肯定会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
2~
这一点我自己可太有体会了。说个题外话,我在朗朗刚出生的时候,准备过全国企业法律顾问资格的考试,当时我在一家国企上班。
为啥要在坐月子期间准备考试呢,因为在国企,有一项奖金是按照职称定系数的,我虽然有律师资格证,但是不算职称。
我们法务部门,必须是“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才可以。每个月奖金少好多,当时离考试只剩二十多天了,所以为了人民币,我考个试算个啥。所以就开始备考了。
为了保护眼睛,就报了一个网课,经历过司法考试,其他考试也都不算啥了,当时每天听一个小时课,听的不亦乐乎。
坏就坏在有一天,我在我们的学员群里,看到一个同学的一句话:你们觉不觉得,咱们老师说话有点怪怪的,我一听到就哪儿哪儿都不舒服,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我就改看书了。
完了,对于我这种轻度强迫症患者,听到这个的话,接下来再听老师讲课,就哪儿哪儿都不对劲了,最后听不下去了, 我那么懂事,奶奶说月子里不能看书那我肯定不会看书了。
所以你猜到了,考试也没参加,硬生生晚了一年考试,比同事少拿多少人民币呢,现在想想都心疼。
我的题外话有点长,但是讲完了。所以我想说的意思是,如果孩子告诉你不喜欢老师,一定不要不当回事儿。
碰到类似我这样强迫症的孩子,那这门课的学习百分之百受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心情和情绪。
3~
所以,基于以上,孩子已经三番五次跟你讲不喜欢老师了,也说不上来什么具体的理由,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干预是必须的,问题是怎么干预呢?跟孩子一起数落老师,这老师怎么这样呢?太过分了,必须肯定不可行。
到学校去找老师?大概率也不可行,除非老师是你闺蜜,否则,还是不要涉险去找老师,别说我没告诉你。一个班那么多孩子那么多家长,都找老师老师就别搞教学了。
孩子不喜欢老师,大概率问题还是出在孩子身上。那我们能不能直接说,肯定是你的问题,好好反思一下,你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坏了,你要真这么说了,那孩子肯定先逆反给你看,会建立起心理防御,哼,妈妈也不懂我。下次学校有啥困惑,也别指望孩子再分享给我们了,所以这个做法也要不得。
4~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每个孩子的脾气性格不同,方法也是见仁见智的。我来分享下,我是怎么陪伴朗朗解开这个困惑的。
接下来是我和朗朗的又一轮对话。
妈妈:我觉得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些优点,也都有一些缺点,你说对不对?
朗朗:对,那肯定。
妈妈:那你们*老师肯定也有很多优点,你有没有发现呢?
朗朗:我没发现,我暂时觉得没有优点。
妈妈:那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做个约定,从今天开始,你每天找两个你们老师的优点,回来跟妈妈分享,就俩,没有啥难度吧
朗朗:为啥呢?妈妈你又有啥小心思呀?
妈妈:没有,你就每天找两个老师的优点,周五的时候,妈妈一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朗朗:真的吗?
妈妈:(笃定地点点头)
朗朗:好嘞,没难度,我肯定能做到,妈妈你也要说话算数哦
妈妈:好的没问题。
当天下午,我特意在朗朗放学前到家,一进门我俩就聊开了。
妈妈:完成今天的妈妈牌任务了吗?
朗朗:当然
妈妈:说说看。
朗朗:第一,我觉得我们*老师笑起来特别阳光,很温暖的感觉;第二,我觉得她讲课非常有智慧,很难的知识点,老师轻描淡写就能给我们讲清楚。
妈妈:哇,这么好,我也想有这样的老师。
朗朗:妈妈,你要那么夸张吗?我肯定明天接着找老师的优点,你正常一点
妈妈:@#¥%……&
于是就这样,每天朗朗都会分享老师两个优点,有时候甚至有三个,到周五的时候,朗朗说,妈妈你不用帮我解决问题了,我自己搞定了。
我故作诧异地问:啊,真的吗?你是怎么搞定的。
朗朗淡定地说,没啥,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是越来越喜欢我们*老师了。
好吧,至此,本次“不喜欢老师”事件就这么完美解决了。
三个字总结一下这个小妙招,那就是“找优点”。
这个小妙招不单单可以用在不喜欢的老师身上,也可以用在不喜欢的科目上。
比如孩子不喜欢数学,那么找几个生活中跟数学相关的实例,用讲故事或者做实验的方式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解决一下生活中的问题,孩子会发现,哎呀,原来数学这么有意思呀。
孩子不喜欢历史,带着孩子看一部纪录片,或者去趟博物馆,感受一下历史涤荡心灵的美好,爱上历史,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遇见。
我们陪着孩子成长,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引领孩子,启发孩子,去发现美好,同时与一个个兴趣相遇的过程。
剩下就交给孩子去触摸,去探索,去体验。就好啦。
我是苗苗,也是朗朗妈妈。
高质量亲子陪伴,与你一起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