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王安石向来喜欢俞清老。有一天,俞清老对王安石说:“我打算出家当和尚,就是没有钱购买度牒。”王安石听得此言,就高兴地给了他足够购买度牒的钱,并和他约定时间去看他剃度。然而约定的时间到了,俞清老这边也没有什么动静。王安石就询问俞清老是什么情况。俞清老不急不忙地说:“我寻思就算是当了和尚也是不容易的,还不如把你给我当和尚的钱都还给酒家结清欠下的酒钱。”王安石听后哈哈大笑。[议译]王安石都愿意出钱让俞清老去当和尚,又怎么会不替俞清老结清账单呢?俞清老何必脱了裤子放屁说这个谎话呢?
02
原文
荆公素喜俞清老。一日谓荆公曰:“吾欲为浮屠,苦无钱买祠部牒耳。”荆公欣然为具僧资,约日祝发。过期寂然,公问故。清老徐曰:“吾思僧亦不易为,祠部牒金且送酒家还债。”公大笑。[议]肯出钱与买僧牒,何不肯偿酒债?清老似多说一谎。
03
补
荆公:即王安石,北宋宰相,封荆国公,后追封为舒王。南宋时期,把北宋灭亡的锅甩给王安石。后来咱们改革,又把王安石拔高了。王安石此人有理想,但是在实践上差点意思。他拯救不了北宋朝廷,但是把北宋灭亡锅甩给他也不公平。俞清老:即俞澹,字清老。他是个贫穷的老光棍,住在金陵半山,被称为半山道人。祠部牒:即度牒,两宋期间的度牒有不小的经济价值。
04
感
冯梦龙说的不对,这个钱和钱不是一回事。有的钱能给,有的钱能借,有的钱那是一毛都不能出的。这种事很讲究的。不过按王安石的做派的话,俞清老确实用不着说谎。但是咱们得有一说一,这俞清老所代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真的就是逆流。知识分子跑到朝堂上造福苍生没问题,埋头做学问没问题,甚至是退隐于江湖之远也没问题,但是知识分子养活不了自己那就说不过去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真是害人不浅啊。这句话倒是和“百无一用是书生”相得益彰。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