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孩子围棋热爱,家长该从哪些方面引导?
有些小朋友学习围棋一段时间后,对围棋的兴趣就不那么浓厚了,学习新的知识没有像以前那么积极,做题也不像之前兴致勃勃。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寻找原因,积极引导 当小朋友对下棋出现抵触情绪的时候,大多是在学棋上遇到了困难。例如,总是输棋会让小朋友自信心下降;学到较难的知识点时,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做题时不能迅速反应,也会不断减弱小朋友对学棋的兴趣 这个时候,我们要多与小朋友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负面情绪从何而来。沟通是双向的,不是说教,在与小朋友对话的时候要认真倾听小朋友的心声,在平等的对话中积极引导小朋友,提升他们的信心。 另外,在小朋友学棋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哦!对于小朋友来说,比提升棋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围棋中学到了什么,提升了哪方面的能力,不要让下棋成为小朋友的负担。

二、找对方法,因材施教 家长可以根据小朋友的特点,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发挥小朋友的长处,弥补不足,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围棋的学习是由易到难的,有些小朋友学得快,进步得快,有的则学习速度稍慢些。我们要掌握不同小朋友的学习速率,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小朋友只有学会了当下的知识,才会对新的知识感兴趣。 另外,当小朋友对围棋兴趣不高时,可以让小朋友看一些围棋相关的动漫,例如《棋魂》《围棋少年》等,来引起小朋友的学棋兴趣。

三、陪伴学棋,营造氛围 “陪伴”并不是“伴学”,而是关注、体谅、帮助和鼓励,重要的是参与其中,了解小朋友的学棋进度,经历了什么,面对什么样的挑战,这样才和小朋友有共同语言。 家长在家也可以根据小朋友的具体情况,向他们请教一些围棋方面的知识,或是和小朋友一起看一看围棋比赛,营造一个学习围棋的氛围。让小朋友成为我们的围棋小老师,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又可以增强他们学棋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