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的时候,就走慢一点
小时候学走路,害怕摔跤,但摔了几次,发现最多破个皮,疼一会,也就好了。
于是在自己的视野下,欢天喜地的乱跑,隔三差五摔倒是家常便饭。
长大了之后,害怕考试考砸,爸爸妈妈会责骂,于是想了很多办法,找借口,撒谎,推脱,改分数,仿签名。
但在一次次拆穿后,才发觉分数不可怕,最怕的是对自我的逃避,那会成为梦魇,缠绕在自己身边,无法挣脱。
于是换了心态,重在参与,别人是红花,那我就做绿叶,学到那里是哪里,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竞争。
再到后来,在感情中,遭遇过创伤后,害怕被伤害。即便遇到喜欢的人,也总是在想方设法的逃避,却又遮掩不住自己内心想要靠近的心情。
总有人愿意耐心的等待你,陪在你身边,把自己的脚步放缓,去探寻新的可能,去试图打开心扉。
于是最近,当对方在我生日的时候,约我吃饭,严肃得问我:“能不能做你男朋友。”
我看着他涨红了脸蛋,笑着说:“可以”。
这份可以,说给他听,也是在说给我自己听。
我可以害怕,但也可以慢慢往前多走一点,做出一些微小的改变。
与此同时,我最近因为疫情焦虑,而去中医药大学报名学习针灸推拿课,我依然遭遇了害怕。
我以为我胆子足够的大,学了一半,我就给自己扎曲池,因为穴位找的不准,下手太狠,把自己扎伤血管壁,皮下出血,有了一个小紫包。
胆战心惊的发微信给老师,老师说别怕没事的,这是他们惯常会遇到的情况。
虽然安心了很多,拿冰水冷敷后,就缓解了疼痛感,只留下一个大乌青,一周后才消退。
但之后的刺灸课,对于别人我就不敢下手,害怕把对方扎疼了,扎错位置了,或者进太深,皮下出血等等。
于是每一次下针,对别人要深吸一大口气,才能快速下针,但也会遭遇自己指力不够,只是刚戳破皮的情况,便会暗暗苦恼自己的胆小与害怕。
上课的同学有说,你上课害怕不行,要多练,这个道理我懂,我在自己身上敢练,但在别人身上就会慌张。
于是我和自己说,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
第一堂刺灸课,一开始给自己扎曲池,因为之前的感觉还留存,进针只到表层,手还贼抖。
之后中午的课,给别人扎了百会,外关,都不太成功,最后下午足三里扎了两次,才进了一次针,甚至后来手指没力,不敢扎透针。
但从给自己下针手抖,到给别人下针控制自己的害怕,到最后足三里敢立马下针,就是进步。
昨天上课,给自己扎尺泽,位置找了半天,下手终于不抖,也非常的果断,还试图往里推了一点,感觉有刺痛就撤手。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提插手法做的不够好,催气不应该只注重深,而是用手法去进行探寻。
并且最终停留了片刻,感受自己强烈得气的感觉。
但对于内关和列缺,因为太靠近血管,我和小姐姐都不好找位置,于是放弃,在模型上练手。
相比起他人,我扎针的步子迈进得很缓慢,甚至两相对比,我发觉自己推拿上反而更有天赋。
或许从小练毛笔的缘故,手腕很灵活,每天练个10分钟,鱼际揉,一指禅就有莫有样。
而针灸我还在缓慢克服自己的害怕心理。
课程其实已经学了三分之二,还有三周不到就要结束,离我当初设立的目标,其实不远。
当时我报名的需求,就是能学到便于掌握的技术,帮助自己和家里人朋友,进行简单有效的操作。
而学到现在,的确收效不错,前天妈妈吹风着凉,不停的流鼻涕,我就在曲池,迎香穴位置做按摩,然后在合谷,列缺的位置进行刮痧。
过了一会,她就没那么难受,晚上再让她喝了姜茶,泡了脚,第二天人就舒服很多。
相比之前受凉要吃感冒药,萎靡一两天,学会经络,能够用中医的思维进行辩证观察,就是最大的收获。
接下来我就给自己再设定一个小目标:
针灸课结束之前,至少要敢于在四肢,帮同学下针,用提插捻转的方式找得气的位置,如果发挥不错,最好能敢下透针。
对我而言,害怕的时候,稳住心神,不受到外界的动摇,找到自己的节奏,慢慢来,反而能对害怕的感受做出正向反馈,也能不阻碍自己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