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看待父权制和女性主义
首先,这两个词语的诞生都源自于人类社会的不平等,男性在体力上更强大,以及在生理上还无法完成生育,也因此掌握了国家与社会的控制权力,不信你放眼望去,各行各业,从政治到学术圈到工业领域到艺术,男性都在掌握着话语权,而女性逐渐被排挤到更边缘的位置,比如服务业,教育行业,以及家庭中。这是大的背景。
现代社会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她们要争取更多的社会地位,要工作机会,要走出家庭,要成为可以自由选择的独立女性,因此她们表达的是受到压迫后的正常诉求。
另外我想谈谈男女两性真的差别很大吗?其实不是,现在我们所讨论的性别都是社会性别,这样的性别是在出生后就受到社会文化规训出来的结果,不信你看看三两岁的婴儿,她们都表现得一致喜怒哀乐,他们并不是一出生男孩就喜欢蓝色,女孩就喜欢粉色的,而是后天家长老师同学的影响,因为社会的刻板规训就要求男生勇敢果断强壮,蓝色代表冷静理性,这是男性的特质,因此男孩就会套着这个模板去生长,渐渐的,他性格中的另一面,比如对感情的理解,对他人的共情,对爱的表达,就没有受到发展的培养,相反的,女性在父权制的社会文化影响下,暂且叫他父权制吧,从小就被告知要承担照顾家庭的角色,因此她必须感性包容,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她可以不用像男孩子一样,在体育和智力方面有所追求,就应该喜欢粉色,因此逐渐地,女生性格中的理性部分就会越来越浅。实际上,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要小于同性别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男性中也有位于坐标轴左边的极其感性的人,以及位于坐标轴最右端的非常理性的人,而女性也同样是这样的,或许大部分是感性的,但也会有相当一部分是理性的。另外男性之间的关系是肩并肩的,而女性的关系是面对面的,男生之间倾向于一起去做同样的事情,比如说打篮球或者打游戏,而女生则是会相互探讨感受和情绪,这同样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影响,实际上男生中也有类似女生那样亲密的关系,女生之间也时常表现出男生同伴互相合作与打闹的场景。
女性主义要解决的问题,是女性在社会中家庭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既然是解决问题,那就要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去,首先应该判断一位女性是否从原生家庭中脱离出来,如果一位女性仍然在靠着父母的接济度日,享受着父权制带给她的特权,过着优渥的生活,却口口声声谈论着争取权利,帮扶弱小,那她是否有些许的虚伪,因此,我认为女性主义的前提是她与自己的原生家庭之间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并不是说在经济上完全不依靠父母,每个人都是从父母的阶级上成长起来的,重点是她要有独立的思想意识,首先要保证自己自食其力,或者说自己有这样的意识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换取保证自己生存的必要的物质条件。
其次,既然这个社会是男性主导的父权主义社会,那在这样的情境下是否有谈论女性主义的必要?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女性只有不断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让男性听到自己的声音,才有可能从男性已经占据的权利沙盘中截取一部分利益,这不是迫使男性放弃自己的特权,而是让其意识到原先规则的不合理性,从而使其自觉地让渡出应该归属于女性的权利。
在婚姻和家庭问题上,女性的立场始终都是非常棘手的,因为她们所做的选择,甚至可能需要搭上自己下半辈子所有可以迈向幸福的更多可能性,因此她们普遍表现得更为谨慎,她们要为日后的生育问题提前作出经济上的衡量,谁也不愿意去冒着阶层滑落的风险而选择了错误的伴侣。另外在对待这类问题上也会有不同的诉求,在坐标轴的最右端是更为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她们往往表现得更为大胆,他们甚至可以不依靠男人,宁愿采用试管婴儿的技术来养育后代,而坐标轴的最左端代表着希望组建家庭成为家庭主妇的一群女性,她们希望当好女主人这样的角色,收获家庭生活的幸福感。但更多的是处在坐标轴中间的,她们既渴望在事业上有所追求和发展,也希望能够平衡好工作和家庭,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这也是当代更多女性最终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当生育之后,面临的工作和养孩子之间的不平衡,因此最终这类女性会回到一个小家庭中去,此时她们所要追求的女性主义成为了在两个人或者三代人之间的一种迈向共产主义的现实问题。
就我自己的家庭来看,我的母亲是一位非常强势的女性,她独立,敢打敢拼,不甘于现状,有思想,同时有着大智慧,尽管因为家庭贫困,并且高考时落榜而没有进入大学,从此过上了工人阶层的生活。我的父亲是个乐天派,没有大的志向,但也不是很懒,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人想法去生活,因此他和我母亲之间也会产生冲突,但所幸是在两个人的配合下经营着这艘小船平稳地向前行驶,等到他们俩把我和哥哥培养成人开始工作,他们的任务也算基本完成,但也仍然在帮孩子出最后的力。说到我的哥哥,他娶了一位也是比较强势的妻子,我认为他俩建立的家庭关系多多少少会比我的父母更为平等,首先他们有着共同的奋斗方向,且两个人都没有松懈,尽管生活有时会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在我的嫂子生育完孩子之后,工作上面临的压力以及照顾孩子这两方面的事务会占据掉她绝大部分的精力。因此我哥在家务上会做得更多,尽管工作很忙,但基本做饭打扫卫生这些事情都是他来做,另外照顾孩子的一些琐事能帮上忙的话也是他们俩一起去完成,当然这中间忽略了我的妈妈的付出,平时工作日都是我妈她一个人看娃,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全天十几个小时,他都要守在小侄女的身边。
因此,我只能从自己的身边做起,去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更美好的未来,为自己所爱的人创造更为平等的舒适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