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琼创造历史,成为奥斯卡亚裔风水岭的转折点

于北京时间3月13日,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的第95届奥斯颁奖典礼中,以11项提名领跑的《瞬息全宇宙》,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等7项大奖,横扫奥斯卡。

最佳影片:《瞬息全宇宙》
最佳导演:《瞬息全宇宙》关家永 / 丹尼尔·施纳特
最佳男主角:布兰登·费舍《鲸》
最佳女主角:杨紫琼《瞬息全宇宙》
最佳男配角:关继威《瞬息全宇宙》
最佳女配角:杰米·李·柯蒂斯《瞬息全宇宙》
最佳原创剧本:《瞬息全宇宙》关家永 / 丹尼尔·施纳特
最佳改编剧本:《女人们的谈话》
最佳国际影片:《西线无战事》(德国)
最佳动画长片:《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
最佳纪录长片:《纳瓦尔尼》
最佳剪辑:《瞬息全宇宙》保罗·罗杰斯
最佳摄影:《西线无战事》詹姆斯·弗伦德
最佳视觉效果:《阿凡达:水之道》
最佳声音效果:《壮志凌云2:独行侠》
最佳艺术指导:《西线无战事》
最佳服装设计:《黑豹2》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鲸》
最佳原创配乐:《西线无战事》沃尔克·贝特尔曼
最佳原创歌曲:《RRR》“Naatu Naatu”
最佳动画短片:《男孩、鼹鼠、狐狸和马》
最佳真人短片:《爱尔兰式告别》
最佳纪录短片:《小象守护者》

一、获奖亚裔


关继威凭借《瞬息全宇宙》拿下最佳男配角,成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的越南裔演员,他激动地说“我妈妈84岁了,她正在家看电视,妈妈,我得奥斯卡奖了!”手握奖杯的他连声说着“不可思议,人们说这样的故事只会发生在电影里,想不到发生在了我身上。”

他之所以会如此激动是因为在拍完《瞬息全宇宙》后整整一年没有工作,并因此失去了医保。尽管小小年纪就和当红巨星哈里森·福特出演过《夺宝奇兵2:魔域奇兵》,但是因为亚裔身份只能混迹在好莱坞边缘,时隔几十年关继威与哈里森·福特在奥斯卡颁奖礼再次相遇,激动相拥在一起,尽管时光荏苒但是结果却很美好。


关家永和丹尼尔·施纳特一起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关家永的祖父从香港移民到美国就是以开洗衣店为生,他的个人经历奠定了《瞬息全宇宙》这个故事的亚洲文化大背景,他曾表示自己以往不愿在作品中彰显亚裔身份,而是更倾向于将真实的自我隐匿于“Daniel”这个姓氏的背后。但这次拍摄《瞬息全宇宙》,他决定更多地袒露自我。

二、好莱坞“种族隔离”
电影艺术的特点是传播性广信息密度强,而同时带有视听娱乐性,很容易形成文化迅速传播的媒介,而好莱坞被称为“电影工业的世界中心”,作为一个全世界电影人都趋之若鹜的地方,很容易单方面形成文化强权,对外来种族文化排挤或者强行符号化、本土化。

在好莱坞黄金时代对亚裔面孔的角色充满了刻板与偏激,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东方的窥视欲和傲慢的态度。东方女性只有妖女邪恶和温柔顺从这两个极端形象,男性则像傅满洲那样拥有细长眼和八字胡的奸诈邪恶之人。而好莱坞不仅仅只是刻板化东方文化,他们还排挤亚裔演员的发展空间,虽然对东方文化抱有极大的好奇心,但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强权思维哪怕在讲述东方故事的电影里,也要全部都用西方演员来饰演。当年好莱坞最有名的华裔女星黄柳霜即使主演的电影《海逝》大获成功,但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能在好莱坞跑龙套,甚至要出演一些衣着过度暴露白人演员不想演的角色。


随着女权运动、种族平权运动的抗争,以及中国国民经济迅速地发展在世界地位上逐渐提高,好莱坞的亚裔角色逐渐增多,其中有很多华人角色,但是他们都不是“伟光正”的形象,大多都是负责搞笑和推动剧情的工具性角色。哪怕就是在中国国内可以拿到顶级资源的一线女星,在好莱坞也只能拿着最低薪演着同质化的角色。一直在好莱坞发展的华裔女星刘玉玲在拍《霹雳娇娃》时和同样饰演“天使”的白人女星片酬相比要低十几倍。

三、通过“多元”获得市场筹码
近几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美国大批院线纷纷倒闭,各大电影制作公司仍在努力扭转疫情遗留下的尴尬处境,漫威、华纳、DC相继续航已拥有大市场份额的成熟IP,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反观亚裔题材的作品,疫情前上映的全亚裔电影《摘金奇缘》在全球横扫2.38亿美元的票房,并获得多项金球奖提名和专项工会奖。疫情后漫威第一部由亚裔主演的超级英雄片《尚气与十环传奇》拿下2021年北美票房第二,仅次于《蜘蛛侠:英雄无归》。

而《好莱坞多元性报告2022》也指出,在2021年票房收入前十的院线电影中,其中8部启用了超过30%的少数族裔演员,少数族裔占比低于11%的电影票房表现往往也不佳。究其根本原因是美国本土少数族裔观众比例上升,而一味的脸谱化边缘化少数族裔,为本国的文化入侵消除重重障碍的做法,势必会失去一部分较大的市场。

嗅觉灵敏的独立电影公司A24早早洞察商机,跳脱出好莱坞主流商业大片的固定模式,主打品味独特、符合当下年轻人口味、艺术与商业气息并重的电影,他们想做一部很酷的电影,而一部很酷的电影必须标新立异,有当下社会最敏感的话题和少数族裔文化根基。2016年A24发行的《月光男孩》就是抓住了LGBT群体和“黑人群体”在社会的关注度,最终斩获了奥斯卡最佳电影。

A24向来信奉的制作原则:“不是与某一部作品合作,而是和导演合作。”所以他们总是给导演们充分地尊重和自由。正因如此,才有华人导演主导的电影,他们可以选用更多的亚裔演员,在电影故事中展示出最真实的东方文化内核,而这些内容赢得了观众口碑才能最终斩获多项大奖。

作为学院派代表的奥斯卡也意识到了市场的变化,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这届奥斯卡有三项大奖都被亚裔斩获,其中杨紫琼在与两次获得过奥斯卡影后的白人女演员凯特·布兰切特竞争中仍能最终获奖,这已经表明了奥斯卡的态度。

奥斯卡最新规定从2024年开始角逐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电影要满足代表性与包容度标准,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一个:拥有至少一位种族或民族代表性不足的主演,30%以上的第二主角和配角来自至少两个代表性不足的群体(包括女性、少数族裔、性少数群体或残疾人),故事线、主题或叙事围绕一个代表性不足的群体展开。
虽然美国社会种族、性别和性取向方面的不公平制度和偏见仍然存在,但主流奖项的态度已经表明世界文化在当代电影艺术中会拥有一席之地、并被平等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