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教育
查看话题 >容易被骗感情的三类人
有三类人在生活中特别容易被骗感情,我接了这么久的咨询,对于这三类人的感受是特别直观的。
我给你们举三个例子:
第一,特别相信“真爱”的人。我有个朋友她始终认为,感情是不用经营和花精力的。只要遇到“真爱”,就能过上好日子。如果一段关系让她觉得“费劲”,她会毫不犹豫放弃。我多次劝她要经营感情,换来的只是鄙视。
第二,突然给你发长篇大论内容求助的人,我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经常会收到一些私信,基本是几百字的小作文,简单描述自己的问题背景,然后求助怎么办?
这类内容是群发的,为什么我知道是群发的呢?因为有的人懒到连名字都不改,发给我的小作文里的开头称呼还是别的博主。
第三,会经常在微信中私信我一些问题要怎么处理,一般我都会解答,但是无法深入解答。因为都是非常宏观的问题。比如,我很自卑怎么办?如何变得自信一些。
我会给个思路,当对方具体问我要如何做的时候,因为情况我不了解,所以我会建议对方付费做咨询深入挖掘看看。并且告诉对方,自卑是一个长久形成的结果,想要改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
这个时候对方就不会说话了,我也能理解和接受,毕竟咨询一次也得几百块钱,不便宜,长期下来没几个人能够接受的。可过一阵子他又会过来跟我诉苦,说学了别人几千块的课程,还是很自卑,感觉被人骗了。
这三类人无论在生活中,工作中,感情中都很容易被骗,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普遍的特征:想走捷径。
相信“真爱”的人,想走的是感情的捷径,不用花时间精力经营就获得美好爱情。而感情骗子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人为制造我们是“真爱”的假象,来换取信任,最终骗取自己想要的肉体,精神满足等等。
据我不严谨的观察,经常被骗感情的人,都是想要走感情捷径的人。那些清楚知道感情是需要经营的人,面对“真爱”的态度反而是警惕的。
而花大价钱去学课程的人,想走的是解决问题的捷径。我不是抨击课程没有用,而是课程的作用需要定位清楚。
熟悉我的小伙伴都知道,我做过的课程,无论是录播还是直播,我始终会强调一个点就是,课程是辅助的,后期的努力才是关键。
因为在我心中,课程的定义就是更新认知,节约我学习时间的东西。我学其他课程也一样,我知道课程的内容只要用心在互联网上肯定能找到。
但我不会浪费这个时间去找内容,而且互联网的内容缺少作者的个人见解和经验分享,这也是我十分看重的东西。
而群发问题的人,想走的是救世主的捷径。我只需要花点时间去群发内容,总会遇到一个热心肠的人来认真解答我的问题。只要我问得足够,收集足够多博主的答案,我就能自动解决我的问题。
到底是不是只要问的博主足够多,问题就能被解决呢?并不会。我为什么知道呢?因为我也曾经是这样的人,我没有被骗钱,但是被骗了很多时间。
我刚开始写作时,也会上网查资料,那会特别喜欢看一些“3招教你写出百万爆款”“一周爆款速成术”之类的内容。
也会去问很多的博主,还特别乐此不疲地记笔记,但我发现,一点用都没有,还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去看这些没用的东西。
到现在,我但凡看到这类型的文章,我压根不会点进去。因为我很清楚,写作没有任何捷径,任何看起来“牛逼”的办法,都不如每天写上500字管用。
这个道理我也运用到消费层面上,比如我要换一个手机,标价3000元,我觉得有点贵,那么我就先不买,等等节日活动看看是否会降价。那么我在等的过程中,有时候就会有一些推送说这个手机只需要1999元。
换作以前,我肯定忍不住点进去看看的,但现在我看都不会看。因为我清楚知道,这个手机成本都不止这个价格了,所以不可能的,就算真的有,也是问题机型。
说那么多其实一句话就能总结清楚:急功近利就容易被骗。你想走捷径,到最后发现,竟然走了不少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