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篇 古玉龙纹、谷纹的观察方法(4)——转自万象高古玉-万象归真
谷纹,是战汉玉器里比较常见的纹饰,在不同的器型中都有体现,例如玉璧,剑饰,璜等等器物上。谷纹的演变,按照前人研究分析,是春秋龙纹逐渐简化而形成的,也就是春秋龙纹的耳,腮,腿等部分逐渐的简化,缩小,变成了谷纹,这是目前最为广大玉友接受的解读方式。
按照春秋龙纹解体---战国早期龙纹演化未完全--战国中后期至汉代划分的话,所谓的谷纹大致可以分为龙纹--解体龙纹--谷纹这么一个顺序。而解体龙纹作为谷纹的前身,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阳起的大耳朵谷纹,一种是尾巴拐弯的。战国中后期的谷纹,又可以分为精工谷纹--粗工谷纹、阳起谷纹--减地谷纹、长尾巴谷纹--短尾巴谷纹。甚至勾连云纹也可以按照谷纹的方式去鉴定。
鉴定谷纹,是鉴定阴线的升级版,因为有些阴线阳起了,接续复杂了,同时加入了修磨。不同年份的谷纹,要运用同时代阴线的观察方式结合同时代的玉器打磨痕迹去互相佐证着看,鉴定谷纹时,要按照年份,去逐一的解读这些古玉中的典型纹饰。




这种由龙纹初步解体的纹饰,也属于谷纹的一种。保留下了龙纹的部分纹饰,并没有完全的演化成逗点一样的谷纹。在看这种纹饰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的是这件玉器的纹饰年代,是否是春秋晚期向战国过渡的时期,从整体纹饰上去判断年份,然后从线条切入,去看这些变型龙纹的周边的线条是否具有当时大多数馆藏品线条的宽深和特征。
谷纹无论如何加工,最后留在表面的阴线才是我们能清晰看到的痕迹。这就从一件整体纹饰繁缛的玉器,直接归纳到一个点上:阴线。这样就把无从下手的复杂进行简单化。阴线就非常简单了,无非古玉行家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砣磨,砣痕接续,砣痕沟边沟底等等。
作为谷纹里的阴线,几处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也是目前仿品始终没做好的位置。
一是谷纹顶部的入刀处,这里不会完全一致,因为这里的工作范围更小,砣具加工起来更难,所以这里的位置往往有试刀的痕迹,2-3下砣痕的叠加痕迹,反复找准才继续往下,所以这里的痕迹往往深浅不匀,长短不匀的,反复碾磨的砣痕状态非常明显。
二是谷纹内部中间位置往往会有大量的修磨痕迹,砣切的痕迹有时候会需要侧光隐约的看到,切忌这里出现刀切豆腐的旋切状态出现。
三是谷纹的外圈线,战国中期之前的玉器因为是继承了更多的春秋的严谨,外圈的阴线往往会比较的规矩,接续、旋转都不会出现凌乱的痕迹。而战国中期到汉的痕迹则要相对接续随意,线条宽窄变化大,入刀出刀锋利的现象比较明显。


从龙纹分解的纹饰之后,谷纹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也就是战国中后期,这个时期的谷纹非常的精致,很多谷纹的尾巴没有完全的缩回去,还有甩出来的弯钩痕迹。

这个时期的谷纹,相对其他年份,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谷纹整体缩小了,一件玉器整体看上去谷纹大小差不多,没有多大的区别。二是谷纹外圈的线,相对战国早期要略微的锋利了,但是还到不了汉代的那种锋利程度,能看出来单砣痕迹加工的效率高了。很多谷纹的转弯位置出现了反复的砣切痕迹,线条里几乎看不到修磨,只有砣砣叠压的痕迹。三是对于修磨的非常精致的底子上,很难再看到上一个时期比较粗的皮壳了,只有在工艺复杂和变化的地方才能看到皮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