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作品没意见
今晚看了一部孟京辉戏剧作品,《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倒不是因为我是戏剧爱好者,主要是为了追忆青春。
记得刚工作那几年,某次去北京出差,想着晚上去哪里看场演出。一番搜索之后,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择了蜂巢剧场,大概是因为听过孟京辉这个名字,又或许是因为门票不贵。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时的情景。我突然发现有这么一种表演如此机智、讽刺又幽默,有这么一群人如此才华横溢、充满激情和创造力。我在幽暗的灯光中心潮澎湃,看着台上的演员,二十几岁的我觉得自己仿佛从来没有年轻过。
十几年过去了,剧和演员都和原来不一样了,我也和原来不一样了。所以,今晚的我看到这部剧,并没有找回那时的感觉。在我看来,这部剧缺少清晰的主题、完整的情节,人物关系的变化也缺少交待。不缺的倒是经常穿插的才艺表演,唱歌、跳舞、报菜名都上了;还有对当下各种热点的“致敬”,狂飙、德云社、众多热门综艺一个没落下。这些桥段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却割裂了本该连贯的剧情,占用了情节铺垫、展开的时间。演员还是功底深厚、张力十足、多才多艺的,我也确实被逗得从头笑到尾。但我总觉得,它只是挠动了我的感官,并没有触及我的灵魂。
尽管如此,我仍不觉得这是剧的问题。剧很难评判好坏,只能说适不适合观众,我相信会有很多观众喜欢它。是我挑的这部剧不太适合我。这部剧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变化,我的喜好,我的审美。
所以,青春时的感动不是用来找回的,只能用来追忆。但幸好,人生在接下来的阶段会看到更远处的风景,拥有更丰富的感动。这样想来,变老也没有那么可怕。
虽然还没有接触过美学理论,今天却灵光乍现般将“美”与另一个字联系起来,那就是“真”。真诚、真实还不足以概括它,它无关表现形式,但应该尽力避免虚伪、矫饰、哗众取宠,而是直面生活、直指矛盾、直击内心。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