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县八塔子塔
锦州到义县路经八塔子塔,是以水成岩上的八座塔纪念佛祖生平的八个阶段。
一号塔,净饭王宫生处塔;二号塔,菩提树下成佛塔;三号塔,鹿野苑中塔;四号塔,给孤园中名称塔。
即“给孤独园”的简称,也称为“祗树给孤独园”或“祗园”,乃佛家园林名,为古中印度侨萨罗国舍卫城长者给孤独所购置,为佛说法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说:“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园。”
五号塔,曲女城边宝积塔。
释迦摩尼佛生忉利天为母说法天梯降凡圣地处,佛教中所以将曲女城也列为释迦牟尼一生中的一个阶段。
六号塔,耆堵崛山般若塔。
“耆堵崛山”,乃梵文音译山名。其中“耆堵”义译为鹫,“崛”为头,以同顶形如鹫而名。其山又名鹫峰山或灵鹫山,相传为释迦牟尼说法处,在印度阿耨达王舍城东北,省称为耆山或耆堵。
七号塔,庵罗卫林维摩塔。
“庵罗卫林”即庵罗园,其园在古天竺毗耶离,佛教传说为佛说《佛摩诘经》处。铭中之“维摩”是指维摩诘,乃释迦同时人,也作毗摩罗诘,意译作“无垢”或“净名”。其人曾向佛弟子舍利弗、弥勒、文殊师利等讲说大乘教义。
八号塔,婆罗林中圆寂塔。
佛祖释迦牟尼,于鹿野苑中完成“初转”之后的45年间,在印度各地游行教化,获信众多,人们尊其为佛佗。于80岁时,在拘尸那城附近的婆罗双树下涅槃。
以下为恶补的背景知识:该塔建于辽朝第六位皇帝、圣宗耶律隆绪(在位983年—1031年,契丹名耶律文殊奴)的开泰九年(1020年)前后;与奉国寺同时期。圣宗的母亲即是著名的萧燕燕,当时已经订立了“澶渊之盟”(1005年,宋真宗景德元年),所以宋、辽边境平安,而圣宗本人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作曲百余首,汉文化修养颇高。
本来以为就是匆匆一瞥,七拐八拐开进一个比较偏僻的东北农村,停在一处正在修缮的门前,据说原先是住有僧人打理的,后来整个寺庙都破败了,文物估计也四散了。正门没开,右边凿了一个洞可以进去。


进去之后又是另一番洞天,正对着是一个简陋的神坛,不知是哪个教。我绕着左边路想去看侧面的近景,遇到了一座巨形观音,隐在丛林里倒也是好看。夏季来应该很美。

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了一条青石板路,可以通到八座水成岩的正下方看塔,于是慢慢往上走,居然不算陡峭。东北平原的景色也收入眼底,中间遇到了一个山神庙。此处风景秀丽,拜了拜山神。


再往上就是各种角度看塔。基本都不大,但胜在是组群,又有历代帝王登临。


走时候的拍的这张八塔分布较为清晰,其中牛羊也让人意识到这里已经进入游牧民族的生活区域了。奉国寺里的一座牌坊提到清朝皇太极曾为了和这里部落的统治者结盟,嫁了女儿,但没有得到善待。亦是另一个朝代的故事了。又想起西魏的元宝炬为了安抚柔然娶了郁久闾氏,废了乙弗氏(所以有了后来的麦积山著名的第44窟),这些故事彼此都有相似的内核。

补:后来在朝阳市北塔博物馆看到了清晰的八塔图,并且注意到八塔是整个辽代的通用阐释方式,一般刻在辽塔壁上,只有这一例是用八个真实的塔体现了,所以比较罕见。

一般辽塔四面,每面两个塔铭。此处是菩提树下成佛塔。

🪴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松江 方塔园-经幢-醉白池 (3人喜欢)
- 廊坊博物馆 (5人喜欢)
- 漫步北海公园 | 陌游记#31 (2人喜欢)
- 石家庄 毗卢寺 (13人喜欢)
- 保定 淮军公所-直隶总督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博物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