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三)
《张中行《负暄》拾零(三)》陈再明23.3.3
五, 东安市场 三十年代初期,我一度住在北京大学第三院,地址在东安门北诃沿路西。沿河北行,到东西向的一条大街,正名是汉花园,通称沙滩,路北就是有名的红楼,北京大学第一院,即文学院。出第三院门南行,是一条东西向的大街,西望是紫禁城的东华门,东行出东安门是东安门大街,往南就是负有盛名的王府井大街。 东安市场,在王府井大街靠北头路东,南北一个长条。有三个门,接近北头坐东向西是正门;北头向北、南头向西,各有一个门,是旁门。据说这里在清朝是箭场,后来不射箭了,空地无用,于是由商贩摆摊发展为市场。主干是进北门南行的一条街,上有棚顶,售百货的商店集中于此。主干东面的一条,北头是吉祥戏院,往南是大大小小一些饭馆,最南是南花园,空场、露天,有杂耍、卖小吃,都是随时聚散的。主干西面的一条,有一个小方块,名畅观楼。再南行一条街,名丹桂商场,商业清一色,卖旧书。 到五十年代,丹桂商场趋向冷落。其后,东安市场改建,成为东风市场,原来的熟书店、书摊,如中原、五洲、环球、华鑫、华盛、大众等都不见了。场由分部化为统一,简陋变为堂皇,阴暗变为敞亮,不整齐变为有条理。经常是人山人海,多数柜台前都是三层两层人围着。
六,早期的烤肉 民国初年,来北京的外国人有个口头禅:″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氏民十九(1930)作了古,二三十年之后,洋兴趣由人转到物,口头禅变为:″到北京不可不吃三烤。″所谓三烤是烤鸭、烤肉、烤白薯。三烤之中,对于烤肉(烤牛肉),我有较深的印象,又当时所见,现在不能再见,所以想只谈这一烤。 早期的烤肉,是因为那时候的烤法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候是立而自烤,现在是坐享其成。立而自烤有野意,甚至可以说有诗意;坐享其成就不成,而是变旷野为华堂,烤肉由独霸而降为菜肴的一种,野意沒有了,诗意就更谈不到了。 我第一次吃烤肉是三十年代初。其时全北京只有两家:一家资格最老,在宣武门内路东安儿胡同西口外,名“烤肉宛″;一家较年轻,在鼓楼前以西一溜河沿路南,什刹海东北岸上,名"烤肉季″。两家的规格一样,都是回民所经营,只卖烤牛肉一种,兼卖白酒和小米豆粥,算作烤肉的辅助品,主食烧饼自己不做,由附近烧饼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