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入门 哈佛公开课》首演之夜 First Nights 第二单元 蒙特威尔第《奥菲欧》 6 蒙特威尔第《奥菲欧》赏析
《古典音乐入门 哈佛公开课》首演之夜 First Nights 第二单元 蒙特威尔第《奥菲欧》 6 蒙特威尔第《奥菲欧》赏析
让我们来想想俄耳甫斯所演唱的那首歌。他演唱了四段,每一段歌曲之前都有一小段被称为反复乐节ritornello的器乐演奏,以其不断地回归重复而得名。蒙特威尔第通过将反复乐节与4段歌词的交替创造出较长的音乐。这四段歌曲的音乐相同但歌词不同,对此我们习以为常。我们明白歌曲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是什么意思。特别是在奥菲欧的第二幕中,蒙特威尔第以这个基本原则,创作了一段很长的音乐。即有一个反复乐节接着是一段歌曲,接着又是反复乐节,跟随另一段歌曲,然后切换至另一首歌曲,有着新的反复乐节和新的歌曲旋律,如此等等。
在这个片段中,生活在世外桃源世界里的仙女与牧羊神纵情歌唱舞蹈,沉浸在幸福快乐之中。他们如此幸福快乐,是因为我们即将在这一长串快乐的结尾部分展示乐极生悲的巨大反差。让我们来听听第二幕开始时的这一组音乐,并且做个小小的记录,你所要做的是,问问自己我有没有听过这段音乐?当一段器乐奏响,问问自己这和之前的旋律一样吗?亦或是全新的旋律?当歌手或歌手们歌唱时,问问自己这和之前的旋律一样吗?亦或是全新的旋律?当你这样做时,当你做了小小的记录,你会看到蒙特威尔第的意图。
现在让我们从奥菲欧第二幕开场的反复乐节开始,我们分析到这里,来看看蒙特威尔第如何以音乐来表现。
一是他的音乐富于变化,部分原因是因为每首歌都不相同,有着不同的节拍、完全不同的节奏、各种音乐的变化,乐器使用也富于变化。第一个反复乐节以五弦乐器演奏,第二个反复乐节以二把音调较高的法国提琴演奏,接下来的反复乐节以普通的小提琴演奏,再接下来的反复乐节则由2只被称为竖笛的小笛子演奏,且它们都以其他乐器进行和弦伴奏,而最后一个反复乐节则由所有弦乐-5位提琴家演奏。因此每一个反复乐节都具有不同的乐器音效。
还要注意的是,音乐也随之延展,不仅仅是演奏队伍的扩大,从开始的2个乐器到最后的5个乐器,同时演唱者的队伍也在扩大。开始是一位歌者独唱,然后是另一位歌者独唱,接着是二个歌者的二重唱,再接下来所有人齐声合唱。所有这些都引导推向俄耳甫斯的演唱。
音乐也不断延伸,从这里的一小段,发展到二段,再发展到最后俄耳甫斯的歌曲共有四段。
因此尽管反复乐节的基本原则就像歌曲每段之间的书档,尽管这一原则非常简单,你可以运用这一原则创作一段相当长的音乐,但同时对其加以各种变形,音乐从而得以向前发展,就像是一列滚滚而来加载了车厢的火车,你无法知晓哪里才是尽头。蒙特威尔第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将之向一个方向推动,所有这些都是一些歌唱和舞蹈,这就是人们在创作音乐时所做的。
我想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就在俄耳甫斯结束歌唱之时,有人跑上台来说“停!我有一个噩耗!”以此蒙特威尔第为我们首度介绍了这种新颖、前卫、道白独唱式的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