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怎样自在地活
查看话题 >成为女性主义者,要经历怎样两难的困境?

一位是北大高知女性,一位是日本著名女性主义学者,借由这次全嘻嘻与上野千鹤子的访谈所引发的舆论风波,记录下一些自己对女性主义命题的思考:
01、全嘻嘻为什么被骂?
记忆中,上一次在“女性主义”领域引发大规模争议的人物还是papi酱,由于在生育后选择让孩子追随传统随父姓,她被指责为男权主义的帮凶。从两起相似的事件中,我们不难总结出papi酱和全嘻嘻成为众矢之的原因:女性主义者对社会上的那些学历高、地位高、经济独立的优秀女性,天然地抱有高标准的期待。
女性主义者期待看到这些有能力的、掌握一定话语权的女性能成为反抗父权制度的先锋,从而达到推动性别平等观念进步的目的。而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女性们,也乐于标榜自己为“女性主义者”,毕竟这看起来是一件相当正确的事,没有理由不这么做。可是,一旦她们的言行辜负了这种期待,其他女性主义者便会感到自己遭受了“背叛”,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也就不足为奇了。
具体到全嘻嘻身上,无论是冠夫姓而取名“蔡全嘻嘻”也好,还是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迫切地想要进入婚姻、因为害怕老公出轨婚姻破裂而选择改变丁克想法也好,全嘻嘻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都彰显出她并非一位“称职”的女性主义者。
女性主义者的脑海里天然有一根弦,当面临传统叙事中的不合理、不平等的观念或现象时,她们脑海里的那根弦会下意识地拉紧。一位女性主义者首先要能敏锐地察觉到自己被冒犯,然后才能产生愤怒。
但在全嘻嘻身上,这种愤怒感显然是缺失的,因此人们也就更不可能看到她面对这种不合理现象所做出的抗争——正如许多女性主义者期待的那样。恰恰相反,她选择用妥协和自我说服来包容了这一切。这正是引起许多人不满的根本原因。
02、女性主义者应该与婚姻割席吗?
在视频里,全嘻嘻称自己为“有瑕疵的女性主义者”。从她的种种说辞里,我其实能感受到她的困惑:是不是选择了婚姻就不能再被称为女性主义者?是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就必然要和婚姻生活割席?尽管偶尔也有不公平,可我也感觉到了婚姻中扎实的幸福怎么办?
很多人指责她的提问水平过于低级,可在我看来,这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这种困惑和纠结其实大量存在于现阶段的女性主义者的内部。
在今天,两性关系之间最大的矛盾就在于认知上的差距:当许多女性已经开始了意识上的觉醒时,许多男性们仍在推崇着旧时代中的旧制度。这导致了在中国想要成为一个女性主义者,似乎必须要在两难间做出选择:选择进入婚姻,势必会牺牲掉一部分清醒、独立、自由和自我;选择保持完整的自我,势必要以牺牲亲密关系中的幸福为代价。
建立亲密关系,感受爱和被爱,本来是人生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个人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遗憾的是在今天中国失衡的性别语境中,婚姻制度中的幸福往往是一种有毒的、具有迷惑性的幸福,它让深陷其中的女性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知不觉作出妥协和改变,甘愿走上自我阉割的道路。全嘻嘻也一定察觉到了婚姻中的这种微妙的不对劲,才会急于向上野千鹤子这样的权威求助来为自己“幸福”的婚姻生活盖章。她太需要有一个人来告诉她“我这样选择是对的”,“我拥有的是确定而真实的幸福”了。
这样的软弱当然是悲哀的,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即便是一个从高等学府走出来的社会精英女性,也仍然无法在步入传统婚姻生活后摆脱自我驯化的命运。
因此,许多激进的女性主义者毅然决定与传统的婚姻制度割席,把不婚不育看作“女性主义者”的唯一有力标志。但这种看似洒脱的选择,实际却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以及对女性的再一次压迫 ——为什么男性不需要做出这种选择?
03、女性主义任重而道远
女性主义的艰难,不仅仅在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还在于人自身在面对“幸福”时的软弱性。在抽象宏观的主义,和一位眼前看似真实温暖的爱人面前,人们很难不滑向后者——尽管那是一个甜蜜的陷阱。
但是,反对并推翻婚姻制度、将每一位男性当作仇敌来看待,就是女性主义的终极目的吗?女性主义难道不应该是给每一位女性带来像“人”一样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让女性能够感受真正的幸福吗?
女性主义反对的不是婚姻制度、不是生育制度、不是选择步入婚姻和选择生育的女性。女性主义反对的是陈旧腐朽的婚姻制度、带有压迫的生育制度,以及坚持为错误的制度背书和站台的人。
今天的女性主义者要求每个女性都活成斗士,但许多人是软弱的。软弱只是一种缺点,不是一种罪过。女性主义要求性别平等,却把矛头对错了方向。这就和中国历史上的革命时期一样,民资和小资并不是无产阶级的敌人。同样的,那些软弱的、蒙昧的女性也并非女性主义的敌人,而是女性主义者需要拯救的对象和未来并肩作战的盟友。
必须承认,今天国内的女性主义意识还处在非常原始和落后的阶段,我们没有像波伏娃、上野千鹤子这样的女性主义领袖,也没有公认的思想理论武器,以至于女权至今仍在国内遭受污名化。我们虽生活在新世代,却是旧时代的产物,许多人身上还不可避免地带着旧时代的弊病和烙印。一些人至今搞不清楚女性主义是什么,要反对什么,反对谁,另一些人忙于相互指摘、内部分裂,而这些都不能在现实中带来更好的结果。
全嘻嘻们固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女性主义从来不是教条主义,不是女性给女性带上的新的枷锁,女性主义也从不剥夺任何一个人想要摆脱腐朽,成为一名崭新的女性主义者的权利。
从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知道女性主义是什么,女性主义要反对的是什么,到构建一个让每个女性都能自由选择的、更良性的两性模式和不再受到桎梏社会,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