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 | 独行 · 休宁白际野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此处录下18年中秋时节白际之行游记,时隔半年,记得的都是画面片段,凑着记忆拼成路线。
18年的秋天对我来说是个界碑,在此之前犹犹豫豫,忐忐忑忑,纷纷扰扰;在此之后,慵懒平和也步履厚实起来,已然清算了一些小的list,也就产生了新的探索欲望与好奇心。
线路图如下,我的路线大约从左上角的岭脚上白际乡,歇一晚,过严池,项山下到浙江的泰厦。

徽开古道-白际乡
15年走过吴越古道,16年是徽杭;一次是队员,依次算作半个领队。都是很难忘的经历,一群人,一环山。还有更多皖南古道未曾涉足:徽安、徽浮、徽饶,徽婺、徽青、徽宁......(受教于星球研究所)。18年探徽开古道,访白际乡,在中秋时节,只是此行一人。
时隔六月,留下来的印象是有,严池村的梯田上俯眺的时候:
空谷幽幽的风,
闲散悠悠的人;
一声回响,
半个时辰;
山虫丛飞鸟,
不知栖何林。
黄山休宁县岭脚村 - 白际乡
从黄山站下车,是凌晨四点钟的样子。第一次睡火车卧铺的上铺,逼仄得很。得闲看了几章《老残游记》。下车就是一阵寒意,歇到早上七点,出发从黄山站到岭脚村。

水随山行,路随水走,自然有了人家。曲折绵延了数公里,村落式的聚集,有集市,人家。

准备徒步古道之初,我跟白际乡的住家联系过,“十里亭的地方,左手边有亭子的地方......从有水车的地方走......过了桥走老路......”。心里还打鼓这条路好不好走,所幸沿路都是户外俱乐部扎的布条。



依次路过燕窝、老鹰嘴(回转崖)、石笋、五里亭、火把尖、汪宝坟、新娘房、拐李泉、十里亭、二善亭。或有传说可寻,或者作为歇脚处,有一老鹰嘴回转崖值得一提。
“古道漫长路艰险,此去不知几日还?君若出行心未定,峰回路转尚有时。”古徽商踏上征途若是决心未定的,仍可在此处回转。徽州山多地少,多少人年少自古道前往杭州、上海等地习得生意经,寄命于商。“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明清时期,曾流传一句俗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上午山间湿漉漉的,至午方晴,云雾在山谷中缭绕浮动,碰见一阵风的时候,上下翻腾,远处的山头若隐若现。


上半程的途中,遇到了缓缓踱步的两只野鸟,一只溜得超快的“松鼠”,没看仔细,一个落在路边的马蜂窝——匆忙避开,以及一只小青蛇,跌了一跤,结果手机压在了屁股底下,碎了外壳。终于到达“蓝天与白云交际的地方”——白际。
那山,那人,那狗
过午到达白际乡,找到之前预定的农家,简单洗漱过后方觉得这顿午饭真香。这一家是爷爷奶奶陪着孙子在山上,父母应该在山下工作,时不时回山里。山上有一所小学,也通了公路,走那条山道的人也没那么多了。

旺季要等到十一的时候,山上来的外人不多。午休过后,打算四处走走。附近有至少两个村子,坐落在山窝里面,背山、面山、环山。除了山里生长的竹子,山核桃,茶等,也开辟了田亩种植蔬菜、大豆等等,高低落差类似梯田,角落还有茂盛的芭蕉树。

遇到了这只狗,起初狗狗把我领到水龙头边,我捧水给他喝,它就陪我玩了一个下午。先去了附近的新屋古树群和白际人民公社。古树群大多树龄都有大几百岁了,一棵柳杉已经一千五百年了。虽然比不得上古大椿,也历数了南北朝至今。

人民公社是上个世纪的遗物了,山里的缓慢让它还保存着。

村子还有古旧的白墙黑瓦,山里湿度大,墙面留着水墨的痕迹,可能是被雨打风蚀的。门前间或堆着整整齐齐的竹片,也许用来烧火;溪边也有淘洗物什的人们。


最后狗狗陪我爬上竹子茂盛的山坡,下坡后就是一天的日暮了。

晚上主人家做的家常菜,尝到了山里的猪肉,耐嚼且香。
严池村 - 项山村 - 浙江泰厦村
第二天一早,主人家做的野菜饼,味道朴实清新。
清早吃完饭的时候,广场的地方,乡民吆喝着约好了搭车子一块下山,大小口袋应是把山里东西运出去,再采购些东西回来。
一早我也出发继续接下来的路程了,天晴甚好,沿着山后的小路一路爬升,绕过一座山,先到达严池村。

当时的严池村是附近不多的还没有通公路的村子,没有大片的水泥地,房子都还是老房子。一条小路过了茶园就是村子,路口摆着茶叶、药材。还有红木杯子。这儿是高山梯田的好看处,不过这个秋天时节,水稻,大豆都即将收割,坡上坡下从夏绿蔓延到秋黄。村人说,要等到春天才好看,那是梯田的油菜花开放的时候。

在这儿,我坐在山谷一侧,看着山谷对岸,听着山谷偶然传来的声音。山里的狗也不凶,在不远处坐着卧着。
遇到了几位武汉的学长(习惯性称呼所有地方的大学前辈为学长),刚拍完梯田收起了无人机,而后一路同行到杭州。

过了严池是项山,项山祠堂深锁着,未做停留,一行便下山去了。

也没见什么界碑,远远看见的村子就是浙江地界了。一条大溪沿村而过,同当地的学生一道,我们搭班车到汾口镇,然后搭车到千岛湖车站回杭州。
白际、泰厦处稍优,及至严池仍无公路可通,仍古屋老树,此彼望之;项山稍好,公路已通,但或乡民不睦,未得见及祠堂。及至泰厦,系浙江界内,各水利公路房屋多整齐且佳,然则或无甚古屋;有一工农革命纪念馆约略木门横梁,是旧祠堂模样。
回程
从千岛湖去浙江路上,路和富春江差不多并行,两边远望山色绵延。快到杭州的时候,司机师傅驾车两次过钱塘江,之江大桥到浙江东,从复兴大桥回西岸。算起来那天正是观潮的好时候,不过时至下午五时潮水已退去了。


中转时间,去了浙江大学的华家池校区逛了个黑漆漆的夜景。9月24日晚上22时34分,杭州的月夜有耿耿星河的感觉。
而后列车回苏,夜半入梦。

大半年前的一次出行 - 18年的中秋,好歹整理了一下,记在这里。皖南山萦水绕,徽州一府六县,风景佳,底蕴厚,以后还会去的。
出行记评:此行在中秋,一路畅通。一日阴一日晴,山间慢山下忙。
文/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