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相亲
最近迷上吉视乡村频道的相亲节目——《乡里相亲》,每天都看,尤爱看中老年相亲。我承认一开始是抱着猎奇的心理,但后来,我逐渐看到的严酷的现实。 年轻人相亲,可能会关心身高、相貌、学历、毕业院校、工作、收入情况(我也是猜的,不一定是真的)。而老年相亲,也不遑多让,一样地现实主义。中老年相亲最关心的就是: 一、基本条件 有没有房子,有没有医保,有没有养老金,每月退休金多少,需不需要负担儿女,身体健不健康。 退休金一两千的,需要勤俭节约、踏踏实实过日子; 退休金三四千的,说话声气要足一点; 退休金五六千的,就属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 像“朱公子”退休金8000的,在电视上都牵手几回了,是相亲对象愿意进一步接触的。 二、历史状况 丧偶还是离异,如果是丧偶,有没有尽心尽力病床照顾;如果是离异,原因是什么,有没有性格缺陷。 有没有婚前债务,儿女有没有结果,需不需要操办对方儿女的婚事,结婚后对方会不会贴补自己的儿女,导致自己一人工资两人花,生活水准下降。 三、财政大权 如果相亲成功,两人再婚,由谁管钱?钱怎么花:1、两人的钱放在一起花;2、各花各的;3、我的还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4、你的还是你的,我的也是你的。 果然都是千年修行的老狐狸。而且,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磨合,节目里就把条件都说开的,节目上碰不到合适的,万一哪个观众有眼缘呢?
极少数人的相亲要求是寻找灵魂伴侣,这样的人经济条件后,对精神生活也要求高。要对方长相好气质佳,还得谈得来。比如退休前是中医的“朱公子”,人家自己爱好文艺会唱京剧,要求伴侣也不能太沉闷。 多数人则现实很多,找个相伴过日子的,有人唠嗑,生病时倒杯水、递个药,最起码能打120。最好条件相当,不要拖累自己。有的老头喜欢年轻、漂亮的,女方的经济条件差一点也没事。有的大妈奔着找长期饭票来的,自己的钱一分不花,攒着养老或者贴补自家儿女,再婚后就花老头一个人的钱。有的希望老头每个月给自己一两千块钱,生活费还得另算,就跟退休再上岗似的。还有更奇葩的,自己的钱要逛街买衣服出去玩,不想干活,希望老头给自己彩礼,给自己儿子买房。感觉不是找伴侣,是找冤大头。她们说得理直气壮,“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不花你的钱,我找你干啥,我自己过不好吗?而有些老头还就喜欢这类型的,他愿意当霸总,愿意养着对方,还喜欢老伴也强势一点,两人斗嘴着过日子。还有些老头没钱,但还是想找个老伴伺候自己,妥妥的巨婴变老了以后。 有些老年人,自己忙碌的大半生,唯一的住房腾给儿子结婚用,自己出来租房住。这样的大妈出来,最在意的就是对方有没有房子,对方走在前头,儿女会不会把自己撵走。我看得后背发凉,人活一辈子,操劳一辈子,临了还得再婚给儿女减负。自己呢,自己呢,自己去了哪里? 我看了老年相亲的百态,虽然尊重别人的选择,但反观自己,我还是觉得结婚一次就够够的了,任性了大半辈子,到老再去适应另外一个人,何必?看小说不香吗,追剧不想吗? 为了老年不用相亲找对方,我要勤劳工作,好好存钱,努力管好自己的后半生。
水秧王朝珍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陕西人艺版《白鹿原》
- 法律需要不断进化
- 走上街头就不要回去了
- 《初步举证》碎碎念 (1人喜欢)
- 四刷《哪吒2》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