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自洽的殷商——读《翦商》有感
《翦商》这本书真是令人大为吃惊,完全打破了对商、周朝的印象。
作者的猜想逻辑自洽,并且考古文物作附证,我认为挺合理的,所以看到后面接受了商朝的一套逻辑,并且觉得按商朝逻辑,商朝的人祭行为是符合他们的世界观,并且没有认为哪里不对。
比如纣王命周文王吃下伯邑考的肉,作者写道,
无论怎样,伯邑考被献祭,对于他的父亲和弟弟们来说,是一次 极为惊悚的经历,但纣王显然对此深表满意:周方伯家族为商朝的先 祖诸神贡献了祭品,还和献祭者一起吃下祭肉,一定会获得先王诸神 的福佑。换句话说,在纣王看来,周邦正在从蒙昧走向开化,在商朝 的天地秩序里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位置。
这么看 神鬼主宰的世界,商人的逻辑是自洽的,人祭反而是高贵的礼节。所以到底是怎么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快进到 人类文明的。殷商给我的感觉是掌握了青铜技术和权利的猴子转变为人时,创建社会的行为,从动物本能到约束的一种变化。
他们信仰的上帝是冷漠的、变幻莫测的(事实就是如此),客观规律是不为人的意志而改变。
很多时候无法理解很多行为,比如纣王是如何看着周朝崛起而无动于衷,如何通过裂纹解读占卜结果,包括作者描写的纣王自杀行为:
纣王焚身而死,后世人大都将其理解为一种走投无路的自绝。其 实,按照商人的宗教理念,这是一场最高级的献祭——王把自己奉献 给了上帝和祖宗诸神。商朝开国之王成汤(天乙)曾经试图这样做,而商纣王则首次实践了它。纣王曾给诸神贡献过王族和方伯,现在他贡献了自己,带着人间 最珍贵的宝玉升往天界,成为具有上帝神性的“帝辛”,然后,他自 然要给叛逆的周人降下灭顶之灾。
就此看来,现代无法理解商人的宗教理念是很正常的。
西周将很多历史修正了,在推翻商朝时,将所有关于人祭的残虐都甩锅给商纣王,并没有否定所有的商朝制度,来拉拢商朝旧民,那也就是说,现在很多关于商朝的传闻都是假的。比如商纣王残忍的将比干挖心,可能就是正常的祭祀,贡献贵族高级祭品,宠爱苏妲己不假,但是为了苏妲己不顾朝廷就不太现实,苏妲己作为异国妃子,本身就不太可能吧,宗教理念下也不可能。
从人祭走上文明是历史发展趋势,本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祭就不符合社会发展了,我有时候不是很明白,社会普遍在用人殉,难道大家是一边用人殉,一边觉得很残忍吗?还是说刀不落在自己身上就不疼。可能是动物社会的法则吧,看到人狗同殉,像极了现在修仙文里,开智的妖和未开智的动物,开智的妖处决了未开智的同类,并且没有心理负担。
至于商朝能否真的能通上帝,看神的旨意,感觉不能用现代化的思维去看待。几千年来愿意相信鬼魂、神明,为什么不能相信能通上帝的上古时代呢,不过也无从考证了,我希望能看到更多上古时代的遗迹被挖出来,用更多角度看待上古时代。
对于血腥暴力、不把人当人看的行为,很像巴斯达克斯里面的场景,想来是每个文明开端的必由之路吧。
我觉得有趣的是周文王,易经的记录 我认为是在要各种普遍联系中寻找客观规律,是在探索这个世界,开始思考各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探寻真理。这是一个从敬畏到摸索到推理的一种转变。
但是更前卫的事,他能产生一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沟通上帝的为什么不是我?光这种想法不够,他还悄悄学习占卜,记录占卜。
=======================================================================
这本书科普了很多知识,才知道原来很多字都是 祭祀不同手段的形象化表达,周朝靠人贩子发家,还有 周朝将殷商的历史抹去、修正后、又美化自己,让神话体系变得复杂重叠了起来。有时候看书真的忍不住笑起来,很多周大吹特吹的地方,作者写道,按商朝的风格根本不会把周看在眼里。
另外,读完本书,反而更加坚信了三星堆文明是我们的文化,并不是外来文化。造型奇特,画风迥异,很符合晚商的风格,应该是祭祀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