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源宁的″生龙活虎″之笔》陈再明
《温源宁的″生龙活虎″之笔》陈再明23.2.17
温源宁(1899一1984),广东陆丰人。他是英国剑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从1925年起,担任北大、清华等五家大学的西语文学教授兼组、系主任。当时文化界盛传他,″身兼三主任五教授″,钱钟书、梁遇春、曹禺、张中行等人,都是他的学生。从1935年起,他与林语堂等人合编英文的文史月刊《天下》,他的英文写作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从1946年起,他担任驻希腊大使,直到1968年退职,留在台湾,担任台大、师大、中国文化学院(今文化大学)等校教授。1984年因肺炎在台北逝世。 张中行的回忆:温教授给我的印象很深,总的说,名不虚传,确是英国化了的Gentleman(洋绅士)。身材中等,不很瘦,穿整洁而考究的西服,年岁虽然不很大,却因为态度严肃而显得成熟老练。永远用英语讲话,语调顿挫而典雅,带有古典味。中国人,英语讲得这样好,使人惊讶。我疑惑他是华侨,也许不会说中国话。 后来看徐志摩的《巴黎的鳞爪》,才知道他的英语造诣,是从吸烟的时候学来的,不只是会话,还会搀上些生活风度。他有时候很怪,他的夫人是个华侨阔小姐,有汽车,他却从来不坐;遇見风雨天气,夫人让他坐车,他总是说谢谢,还是坐人力车到学校。 钱钟书曾说,″温源宁师的那支生龙活虎之笔,到处都让得出来″。他不但精通英语,写得一手好英文,而且古希腊文、现代希腊文、垃丁语、西班牙语、法语等都很有水平。他的写作全用英文,被翻译成中文的有以下几种: 《Ⅰmperfect Understandⅰng》有两本中译本:1,《一知半解》杜南星译,1988 2,《不够知己》 江枫译,2004 《一知半解及其他》陈子善编 2001 英文随笔《吴宓与胡适》 林语堂译 《不够知己》书评, 饯钟书著 《一知半解》所评介的十七个人,有吴宓、胡适、俆志摩、周作人、梁遇春、顾维钧、丁文江、辜鸿铭等人。读后的印象是,他不仅说得好,而且写得更好。且不说内容,只说文章的风格,确是出于英国散文大家的传统,简练典重,词汇多变而恰当,声音铿锵而顿挫,严肃中带有幽默感。随便译一些看看。 1,《吴宓》开头 吴宓先生不像地上的任何事物,只要見一次,永远忘不了。有些人则不然,要让人家介绍上百次,可是到一百零一次,还是非再介绍不可。吴宓先生的面容却得天独厚,其特异之点筒直可以入漫画。 2,《胡适》开头 胡适博士并非风流绅士,却貝有风流绅士的种种魅力。交际界,尤其是夫人、小姐们,所欣赏的″有一搭没一搭说些鬼话″的本领,胡博士是一位老手。 3,《徐志摩》结尾 志摩是死得正是时候,那是神话式的死!死于飞机失事,而且是撞在山上!是诗意的死,结来了儿童的生命,神还能给予凡人比这更好的命运吗? 4,《辜鸿铭》结尾 一个反叛,可是歌颂君主专制,一个浪漫人物,可是接受儒道为自己的生活哲学;一个唯我独尊的人,可是以留着奴隶际帜的辫子而自豪;是这种矛盾使辜鸿铭成为现代中国最有趣的人物。 温源宁的英文散文,即使翻译成中文,也有内容深沉而写得轻松、幽默之妙。文字都不多,只是轻轻点染,可是分量都很重。评论各式各样的人物,他都能够透过表面,深入内心,一针見血,充满智慧和見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