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话》——吕思勉
三国史话 一种不适宜的制度,人类是非经过长久的经验,不会觉悟的 当一种制度的命运未至灭亡的时节,虽有弊病,人总只怪身居其位的人不好,而不怪到这制度不好。 迷信这件事,是在本团体以内便被视为神圣,在本团体以外就会被视为邪道的 军事的胜败,固然决于最后五分钟,也要能够支持到最后五分钟,才有决胜的资格哩。 能做一番事业的人,意志必较坚定,理智必较细密,断不会轻易动于感情。况且感情必是动于当时的,时间稍久,感情就渐渐衰退,理智就渐渐清醒了。  刘备的激进冒失导致后面的系列连锁反应。 所以心计过工,有时也会成为失败的原因的,真个阅历多的人,倒觉得凡事还是少用机谋,依着正义而行的好了。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西洋的学者说:“政治不是最好的事情。”因为政治本来是社会上有了矛盾然后才有的,所以政治家所对付的,全是些贪婪、强横、狡诈的人,毫无手段是不行的。一个大政治家往往是一时代大局安危之所系。因为政治总是把这一种势力去压服那一种势力的,这虽然不必是战争,其性质实和战争无异。政治上的首领,就和军中的主将一般,失掉了他,阵容是会散乱,甚而至于要崩溃的。所以一个政治上的首领,往往是敌方危害的对象。  政治的斗争虽非人人所能直接参加,政治的好坏是人人要受其影响的,并不能置诸不管。  人生在世,除掉极庸碌之辈,总有一个志愿。志愿而做到,就是成功,就是快乐。志愿而做不到,看似失败,然而自己的心力,业经尽了,也觉得无所愧怍,这也是快乐。志愿是各人不同的,似乎很难比较。然而其人物愈大,则其志愿愈大,其志愿愈大,则其为人的成分愈多,而自为的成分愈少,则是一定不移的。哪有盖世英雄,他的志愿只为自己为子孙的道理?说这种话的人,正见得他自己是个小人,所以燕雀不知鸿鹄之志了。
 伯约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没有突然而兴,也没有突然而绝的。虽然在其衰败垂绝之时,也总还有一两个人,出而为神龙掉尾的奋斗。这正和日落时的余晖一般,流连光景的人,更觉得其可爱了。 三国史话之余  残酷 成济兄弟本因怵于司马氏失败则自己也不得留种,而替他效劳的,反因此而自绝其种了。他们都灭绝了,自然没有地方去伸冤。  谁能驾驭武人,谁反被武人牵着走?这是时局变动之际,居于领袖地位的人的试金石  政治上的事情是最宜“气疏以达”,把各方面的意思,都反映出来的。最忌自行封锁,致处于耳无闻、目无见的地位。现在执掌政权的,用恐怖他人的政策,封锁自己。于是政治大坏,人民却连带着遭殃了,这真可为之三叹。  一个人享用过度,就精力耗损,志气消沉了。